巴马讯
近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通过全面发展绿色产业助农增收、保护自然资源助旅游业发展、加大投入创建绿色宜居城市,倾力打造“绿”色招牌,发展县域“绿”色经济。
做好“山林文章”,发展绿色产业。该县依托林地资源优势,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名优水果等绿色产业。巩固提升香猪、火麻等优势产业,加大龙骨花、金橘等特色产业的培植、示范和推广力度,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建成火麻千亩连片示范片5个,面上完成种植5万亩;龙骨花种植示范片1个,面积1000亩;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到3.996万亩。有机蔬菜、富硒稻米等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201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4.34万元,其中,林业产业总产值完成10.8亿元,林下经济产值完成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41元。
保护自然资源,为乡村生态游提供绿色保障。全面加强水源、土地、森林等资源保护,强化土地红线管控、狠抓节能减排、推进污染治理;建立森林资源管护体系,严管公益林;完善生态保护投入机制,加大生态监管力度;清理整顿木材加工点,严厉查处森林、土地等违法案件。去年累计投入3806万元建设坡纳、破月、平寒等污水处理厂,以及燕洞、所略、西山等垃圾中转站。同时,竭力加快全县造林绿化进程,共完成山上造林面积3.9万亩,实施生态公益林面积82.29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超70%。去年完成村屯绿化71个,盘阳河河道绿化30公里,有效推动生态乡村游,促进了全县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加大投资,创建绿色宜居城市。按照“绿色、宜居”的总体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下水道、城区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各路口绿化带、城区可视坡面进行绿化补植和管护工作,县城城区风貌得到了有效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截至3月底,入城大道、寿乡大道等新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019.98万元。
此外,城区旅游景点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项目正式启动,主要包括城东滨水公园和公鸡山公园建设,是该县打造园林城市、宜居城市的重点项目。项目计划投资2300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该县的城市品位。
(苏瑞宁)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韦凯文
通讯员
蒙容)没有生产资质、冒用质量安全标志、盗用某矿泉水企业的广西著名商标。日前,这样一家“傍名牌”的饮...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