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讯
今年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把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作为群众到法院诉讼办事的第一场所和法院服务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的第一窗口,加强诉讼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延伸窗口服务功能,深化便民利民亲民措施,着力打造功能全、质量高、人民群众满意的诉讼服务平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3月底,共受理各类案件381件,接待群众来访418人次,批阅来信19件,接听来访电话300多个,接济困难群众12人次,群众对法官的投诉率为零,没有一起重大涉诉信访案件发生。
用“全”方位构建便民格局。该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置“八区七室七窗口”,“八区”包括安检区、导诉区、自助查询区、休息等候区、投诉监督区、业务办理区、便民服务区、信访接待区;“七室”包括领导信访接待室、法官会见室、远程视频接访室、民事调解室、刑事调解室、执行调解室、速调速裁室;“七窗口”包括信访大厅值班窗口、信访接待窗口、再审申请立案窗口、查询咨询窗口、材料接转窗口、立案执行绿色窗口、预约立案审查查询窗口。努力构建全方位的便民诉讼服务格局。
以“微”措施落实服务方式。在立案大厅配备案件自助查询、电子显示屏等设备,工作日将审判执行活动等重要内容在电子显示屏上来回滚动播放,自觉接受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强化立案窗口一站式服务,从立案到咨询、查询、申诉接访等一站式解决。接待大厅除配备诉讼服务指南、复印、报刊、老花镜、笔墨纸等便民物品外,还与县政府、县妇联联合设置妇女儿童维权联络室,由法官指导调解婚姻家庭纠纷案件。
用“高”效率提升服务水平。针对当事人反映强烈的“立案难”、“流转慢”的问题,开设电话、网络预约立案审查窗口,实行预约立案,对一审案件同步扫描录入建立电子文档,提高立案效率。通过一站式服务,一审案件大部分能实现当日递交材料、当日立案、当日流转,立案流转速度大大提高,平均时间从原来的5天至6天缩短至1天至3天。
以“礼”服务打造一流窗口。注重强化立案大厅窗口人员的服务意识,要求对待当事人以礼相迎,以礼相待;窗口接待做到热情礼貌,耐心倾听,完整释明,及时答复和办理当事人反映的急需处理事项;尽量缓解当事人尤其是涉诉上访人的对立情绪,防止矛盾激化。
(莫卫修)
新闻推荐
近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示范园建设,实现本地妇女劳动力有效就业,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图为甲篆乡百马村妇...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