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讯
今年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围绕“稳进突围、提质发展”的工作目标,逐步构建与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相匹配的水产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经营体系,推动了水产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据悉,今年上半年,该县渔牧业总产值预计达2.85亿元,同比增长3%;生猪出栏30万头(其中香猪出栏22万头),牛出栏0.5万头,羊出栏4万只,家禽出笼60万羽(其中瑶山鸡出笼5万羽),肉类总产量0.95万吨,水产品产量0.25万吨。
抓好防控与监管,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狠抓动物防疫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基础免疫,加强规模养殖场监管,适时开展疫情监测,做好肉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工作。加强对渔牧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从生产源头上采取有效措施,对渔牧业生产环境等各环节进行全程监控,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畜禽平均免疫密度达21.2%,各种免疫抗体正在采集监测中。强化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产地检疫开展面达到100%,农户散养畜禽产地检疫率达80%以上,规模化饲养场产地检疫率达100%,全县无肉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抓好监督检查工作,提升安全生产保障。重点抓好肉食品、饲料、兽药监管、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盘阳河和灵岐河禁渔期及日常监管工作。目前,共出动车辆80车次,执法人员320人次,对全县30多家兽药经营店、14个规模养殖场、12个屠宰场、15个动物交易场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同时,与60位渔船船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进行安全生产检查40次,渔政日常监管90次,全县渔牧业生产形势稳定。
抓好惠农政策落实,提升群众养殖积极性。重点抓好能繁母猪保险、渔业用油财政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各项惠农政策的宣传和组织实施,规范和完善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监督,确保各项惠农资金落到实处。2014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完成投资100万元,完成中央投资的74%。目前,已发放2013年度60艘渔业船主的渔业油补资金64.78万元,发放率为100%;正在做好2014年渔业油补的申报工作,进行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的抽查摸底。
抓好科技推广应用,提升科技支撑能力。重点抓好生猪、山羊、牛品改工作,规模养殖示范场和水产畜牧技术的培训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全县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养殖基地、养殖户做好良种引进、技术指导、疫病防治、规范饲养、信息咨询、人员培训等服务工作,推广畜禽标准化饲养管理、无公害畜禽生产等一批实用技术,加快科技转化速度,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目前,完成牛品改441例,制订全县2015年水产畜牧业农民科技培训方案,计划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农民300人次。
抓好项目建设推进,提升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抓好香猪原种场的搬迁和赐福村利达屯养殖基地建设,加强原种香猪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加大技术培训,推动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扩大香猪养殖基地,做大做强巴马香猪产业,推动巴马香猪产业化发展。目前,赐福村利达屯养殖基地建设的项目选址、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和香猪原种场搬迁的征地工作正在进行中。
(许泰文
沈冬萍)
新闻推荐
6月19日,巴马瑶族自治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带着宣传员和宣传板报,来到东山乡开展巡回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受到当地村民的欢迎。图为交通民警在给瑶族青...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