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国际候鸟人协会为依托,建立巴马国际候鸟人协会党支部,积极引导“候鸟”党员、老党员投身巴马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服务候鸟人管理及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工作,不断强化“公益+党建”引领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巴马国际候鸟人协会正式会员有600多人,准会员有2000多名。
支部探索“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阵地堡垒作用,在网络社区建立巴马专区,宣传大巴马、大长寿、大养生,通过扫二维码了解巴马、养游巴马,实现“互联网+长寿”“互联网+健康”“互联网+巴马旅游”“互联网+养生养老”等党建工作新模式,引导党员利用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候鸟人党支部+学校党支部”结对共建,发挥优势互补、双向互助,努力实现结对共建“双赢”。组建党员服务站和志愿者工作队,开展“我为候鸟人服务”活动,全天候为候鸟人起居、权益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党员带动“三会二节一活动”开展。一是定期召开长寿养生研讨会、国际旅游区建设座谈会和国际候鸟人交流会。在这些候鸟人中,有医生、律师、环保师、经济师等,他们社会实践丰富,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和交流会,使候鸟养生的老党员“离家不离党、离岗仍作为”,用实际行动服务巴马发展和改革。二是举办传统文化节和现代艺术节。搭建活动平台,自筹资金举办候鸟人春节联欢晚会、元旦晚会、“七一”晚会等,丰富候鸟人的文化生活。组织巴马老年体协、老年艺术团与候鸟人体育队、艺术团等开展文艺汇演、体育比赛、才艺展示等,展示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特色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协会开展文艺下乡演出100多场次,举办技能公益讲座10余场次,带领广大医生开展义务诊疗20多次,受到了群众好评。三是开展“爱心牵手
孝心进万家”公益活动。增强候鸟人的沟通交流,增进团结友谊,将巴马孝文化品牌的爱心“火种”传递到全国各地。
党建引领“一家二站三中心”建设。一是组建巴马国际候鸟人之家。组织候鸟人加强自我管理、强化环保宣传、慰问百岁老人和留守儿童、开展文艺演出和义务支教等活动。近年来,在公益党建的引领下,协会先后协调解决矛盾纠纷120余件,环保宣传15场次,慰问百岁老人和留守儿童、开展文艺演出和义务支教活动30余次。二是建立巴马国际候鸟人爱心驿站和国际人才工作站。积极开展爱心公益活动,针对候鸟人需求,开展结对心理辅导、健康医疗护理等服务,让候鸟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充分挖掘和利用在巴马疗养的高端人才资源,为巴马发展献计献策,目前已储备各类高端人才30多名。三是设立巴马国际候鸟人服务中心、长寿文化研究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鼓励候鸟人参与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促进对外交流,宣传巴马长寿养生文化,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核心区建设贡献力量,为党的建设事业增添正能量。
(作者单位:中共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委组织部)
新闻推荐
巴马讯
“我今年81岁,得了200元的红包,很高兴啊。”春节前夕,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那勤村老人黄娅得从该乡干部手里接过红包时高兴得合不拢嘴。
...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