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国务院批准并同意在红水河上建设10座梯级电站。
1983年,大化水电站高筑的大坝缚住了红色的巨龙,成为闪耀在红水河上的第一颗“明珠”。
大化水电站属第六个梯级,坐落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城区西部。工程于1975年10月28日开工,1983年12月1日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1985年6月第一期工程4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
2007年7月,大化电站二期工程开工建设。2009年6月30日,扩建机组5#机投产发电。至此,电站5台机组总装机容量56.6万千瓦(11.4万×4台,11.0万×1台),是广西电网的主要调峰厂之一。
大化水电站的建设,从第一期工程开展一场又一场的“人民战争”(人海战术),广大干部、工人、农民和工程技术人员以“揽月”“捉鳖”精神创造了中国水电建设史上奇迹;到二期工程提出“精品战略”的管理目标,仅用23个月就实现了机组投产发电目标,成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大化电厂管理体制在不断的变化,生产发展也在不断的提升。现在,大化总厂下辖大化电厂和百龙滩电厂,实现了大化一期、大化二期和百龙滩“两厂三地”的集控运行方式,大大提高了电力生产的远程自动控制能力,为今后向智能电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大化电厂每一个时段的改变和升级,都牵动着地方经济社会的神经。
首先,电厂的企业文化建设带动了地方文化建设。大化电厂先后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文明单位、中国文化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电力系统安全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广西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电力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全国大型水电厂劳动竞赛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是大电人和大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是县域文明建设的标杆,直接影响着全县文化建设的步伐。
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大化电厂成立的金达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从事劳动服务、建筑工程、旅游开发等多种产业,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大化电力旅行社是大化第一家旅游服务机构,已经经营10年,带动了大化红水河“百里画廊”和电力工业旅游的发展,成为大化旅游业的“先导者”。今年,大化电厂着手参与大化旅游开发,计划建设彩玉园观赏游览区、布努瑶生态文化社区、大化工业旅游示范区、红水河动感水上体验区,整合奇石文化、水电文化和瑶族风情文化,走联合经营之路。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开辟西南出海水运通道又被提上议事日程。大化水电站船闸于2006年12月29日通过竣工验收,加快推动了断航20年的红水河航运的恢复步伐。为确保实现红水河天峨县城以下至来宾航道尽快恢复通航,大化总厂抓紧落实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积极配合自治区、河池市各部门的复通工作。
为对红水河珍稀鱼种进行抢救性地保护和恢复,大化电厂已着手建设鱼类增殖放流中心,使之具备珍稀鱼种保护功能、科普教育功能、鱼类研究功能、景观和休闲功能、环境保护形象宣传功能以及对全国后建放流站的示范功能。目前,可行性报告正在上报国家环保部审核批复中,预计投资7000万元。
据统计,2000年到2011年,大化水电站上交税金累计98442.55万元,有效保证了地方政府财税收入稳定增长,为回报人民、拉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
(黄
格
黄嘉标)
新闻推荐
大化讯
近日,大化瑶族自治县警方通过网上思想工作,成功动员在逃犯罪嫌疑人罗某主动投案自首。2011年10月14日22时许,两名男...
大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化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