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讯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绿色生态家园。”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韦朝永在工作中多次强调。
2011年6月,该县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成为贯穿于城乡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恒定理念。
去年10月,该县启动了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项目,制定了《大化瑶族自治县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将北部地区划为水源生态保护区、中部地区划为农业生态发展区、东南部地区划为城镇生态协调区、西南部地区划为生态恢复区;同时,将大化、岩滩两座大型电站库区确定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县人民政府将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的16个任务细化为92项工作,把责任落实到相关单位,各负其责协力推进。
为扎实抓好生态示范县建设,该县筹资200万元建设了环境监测站,安排7名监测技术人员,对水、气、噪声等对象时常进行监测,不断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抓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县环保局编制城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案,制作水源和陆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地理界标,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自来水取水口等环境敏感区域环境的排查整治。县污水处理厂建立减排档案及台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确保饮用水水质达到饮用标准。
严格环境准入,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超能耗指标或未取得排放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受理、不备案、不核准、不审批。
加强环保设施建设,狠抓企业技改,促进节能减排。今年2月初,广西大化大地糖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我们排出的水清澈透明,没有任何污染。”该公司锅炉烟气采用文丘里麻石水膜除尘器处理,污水采用调节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氧化沟进行处理。目前,县内新亚硅业有限公司、弘鑫矿业公司等企业都能科学处理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废弃物,实现达标排放,使空气和水质净化,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功能改善。
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增量提质,促进跨越发展。在服务好岩滩、大化两大电站的同时,开发境内小水电项目,并着手风电和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建设,壮大清洁能源产业。
引进善源现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美国艾格菲中式肥猪生产标准猪舍及农作物种植试点工作,发展循环式生态农业经济;同时,发展“无公害”渔业养殖,引进“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罗非鱼养殖项目”,壮大库区淡水鱼养殖规模,打造全区安全食品生产基地。
推广农村沼气和太阳能使用技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减少生态承载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退耕还林和生态公益林工程,保护森林资源。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开展通道绿化、城镇绿化和村屯绿化三大战役,大力植树造林,不断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提高生态服务功能。目前,全县已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7万亩,实施生态公益林管护面积169.67万亩,森林覆盖率61.65%,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达153.3万立方米。在生态建设中,该县注重绿化美化红水河两岸、“岩滩水库”周边和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推进红水河——七百弄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旅游经济。
走进大化,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宜人。
(韦
哲)
新闻推荐
4月6日上午,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在县城区启动“检察与民同行”主题宣传月活动。活动主要广泛宣传民事行政检察的监督职责、制度、作用以及案件受理...
大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化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