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讯
截止2011年底,大化瑶族自治县私营企业359户,注册资本6.08亿元,从业人员4434人;个体工商户7416户,注册资本3.92亿元,从业人员12903人,初步形成了石材、木材、建材、种植、养殖、物流、旅游等支柱产业格局。
“鼓励全民创业、全民办实业,形成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发展浪潮。”今年“两会”大力为民营经济发展造势。作为新建县,大化县国有工业企业在艰难发展后,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先后进行改制,给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近年来,该县不断出台优惠政策,着力做好服务,营造良好环境,积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铺路架桥。
该县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精神,以“推动服务非公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为落脚点,组织有关部门征求非公企业人士对发展非公经济的环境建设的意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促进非公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同时,研究制定发展非公经济的具体措施,加快市场培育建设,创办工业园区,推动和支持民间投资向政府鼓励的产业领域集聚,推动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向城镇和工业园区集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为民营经济创造宽松的发展条件和良好的经营场所。
做好重点帮扶,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步伐。对具备条件和发展潜力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进行重点帮扶,争取扶持培育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以特色经济开拓市场,增强了全县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工商等有关部门坚持“先发展,后扶持”的原则,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发挥职能强化服务,简化手续扶持发展,保证了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引导民营业主朝健康方向发展,引导民营经济从城镇扩展向农村,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关部门充分利用辖区资源优势,搭建信息互通平台和区域经济发展沟通平台。通过定期召开辖区非公企业负责人恳谈会、联席会、银企会等,为企业经济发展的难点和疑点问题会诊把脉、进行协商交流及协调服务,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同时,积极架起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街道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建立部门对口联系制度,加强服务、引导和监督管理,加快对市场主体准入的前置审批,支持民营企业收购、兼并或参股国有、集体企业,支持发展科技型、外向型民营企业到大化投资发展,把外地客商的资金吸引到大化发展的重点项目上来。
助推企业软环境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支持所在企业建立党团组织、工会组织,开展“当先锋创佳绩”、“送温暖献爱心”等主题活动,在为企业发展凝聚力量的同时,引导企业回报社会,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去年以来,随着该县广西国鹏国际旅游公司和大化红水河田园旅旅游公司相继成立、广西大化虎鹰水泥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广西百家惠商贸有限公司投资的“大化百家惠超市”开业、广西大化民生宁医院不断完善发展机制,标志着全县非公经济正朝着规模化、正常化方向发展,成为了实现跨越发展新的引擎、县域经济最具生命力的重要部分。
(覃庆鹏
黄
格)
新闻推荐
大化讯
“实施新农合后,来我们卫生院看病的人比以前多了很多。”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卫生院工作的医生蒙照明说。大化...
大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化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