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讯
近日,大化瑶族自治县首批17个书记创新工程项目提前结题,新一轮18个书记创新工程全面启动。在书记创新工程的引领下,全县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组织委员具体抓、城乡单位结对抓、党建部门联动抓的党建工作大格局,“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火热推进,助力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该县坚持以“出精品、树品牌”为出发点,以“打造三大党建线、构建‘四联\’工作格局”为载体,以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目标,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打造‘四业一城\’,构建和谐大化”这一主题,突出特色,强化实践,狠抓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打造三大党建线,构建“四联”工作格局。该县以红水河沿岸的乡镇为主轴,两岸山区乡镇为左右翼,结合地域、产业特点,重点打造旅游文化党建线、民风民情党建线和规范化建设党建线。同时,以党建为龙头,把工青妇等各类基层组织带强、带优、带活,整合资源构建组织联建、队伍联创、活动联合、工作联动等“四联”党建工作格局,还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在乡政府设立村级事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村事乡办”,创建基层党建品牌。
着力提高基层经济待遇、党员综合素质和服务群众水平,夯实基层党建基础。今年,该县再次较大幅度提高在职村(社区)干部工资待遇,实现村(社区)定员全额村干部按月享受补贴突破800元的目标。同时,采取“双重保障”措施提高离任村干部待遇,村干部离任时给予一次性安置费,年满60周岁后按月享受养老补助金。加大财政投入,实现村(社区)年办公经费达2万元的目标,确保村级有钱办事。以“千名干部进千屯访千户”、“三访三问,六送六帮”、“党旗引领,群众点题,专家亮剑”等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整合全县1371个培训场所资源,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今年已投入培训经费40多万元培训农村党员4800多人。通过典型引领,深入开展“走访一次群众、结对一家‘亲戚\’、办好一件实事、解决一批问题”的“四个一”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坚持责任落实到位、结对帮扶到位、阵地建设到位、组织健全到位、整改措施到位,力求抓出成效促晋位升级。该县以党组织书记领办党建项目为载体,以“八个创新”为主要内容,以“八个新成效”为目标,力行“六戒”,全力提升执行力,深化实施“书记创新工程”。采取“正处级领导结三联六、副处级领导结二联五、县直单位结二领导干部联三”的措施,在选派267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全覆盖选派158名优秀干部到村(社区)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入乡住村”活动,做实“抓联建、联动抓”,形成“百名书记扶贫攻坚、千名干部帮扶、万名党员结对、十万群众受益”的大格局,今年已捐赠物资470多万元、引进项目资金5256万元。筹集了1000多万元投入建设25个规范化村级活动场所,目前完成了图纸设计工作并有8个已开工建设。在无党员的基层单位和村民小组中,以团建、工建、妇建为切入口,采取“三抓三防”措施,切实扩大党在基层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实现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县委给各基层党组织科学分类定级,采取一个党支部、制定一套整改方案、落实一个整改工作组、限定一个整改工作时间,一个人、制定一个整改措施、落实一个帮扶对象、承诺一个整改时间等“八个一”措施,努力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黄志国)
新闻推荐
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和谐库区 ——河池市构建和谐稳定库区探索与实践 ■ 潘育伟
河池市位于广西西北部,辖11个县(市、区
),人口409万,面积3.35万平方公里。水力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中国“水电之乡”。境内河流密布,有大小河流40多条,其中...
大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化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