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瑶族自治县红水河二桥引道工程和红电东街旧城改造工程(以下简称“二桥引道工程”)自1998年开始实施以来,开发权几经转手,房屋拆迁工作没落实就销售了106间宅基地。14年来,96户拆迁户一直“悬浮”,引道建不起来,成了全县一大遗留问题,严重影响大化城镇化发展进程及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2011年下半年,大化县重新调整充实了处遗工作组成员。新调整的工作组进一步理清思路,采取依法依规依政策和以情以理相结合的办法,赢得了民心,处遗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2011年11月18日,该县正式开始实施动迁工作,组织施工力量对水运队坡岭进行推土平整,施工过程顺畅无阻,并最终于2012年4月18日全面完成拆迁任务。二桥引道工程遗留问题的成功处置,既破除了阻碍大化发展的拆迁“顽疾”,又树立起了“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的典范。
一、创新方式方法,强化政策落实
二桥引道工程的拆迁征地问题历时14年。为了使拆迁征地工作顺利推进,大化县想方设法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手段,大大增强了征地拆迁工作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依法行政工作法。在二桥引道遗留问题处理过程中,把拆迁法和有关政策作为确定拆迁范围、安置方案、评估价格、谈判条件、签订协议和落实安置宅基地等各个拆迁环节的重要依据,确保整个拆迁过程主体规范、审批严格、程序合法、手续严谨,整个操作过程阳光、透明,原来有抵触情绪的被拆迁户后来成为了处遗工作的支持者。
真情感化工作法。处遗工作组根据被拆迁户的文化素质、家庭状况等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协商方法和谈判方式,认真解释政策,把法理与情理讲到拆迁户的心坎上,用真心切实帮助被拆迁户解决实际困难,拉近了与被拆迁户的距离,很多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
典型引领工作法。二桥引道工程拆迁征地工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红电社区强有力的“两委”班子和一批敢负责任、勇于担当的优秀党员。他们识大体、顾大局,积极带头拆迁,帮助工作组动员其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配合政策落实,为二桥引道工程顺利推进作了极大贡献。
统一战线工作法。处遗工作组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的要求,采取“分化两头,争取中间”办法,逐个击破。“分化两头”,即转化挑头人物,通过政策攻心,把挑头人物从原来的牵头对抗转化为拥护、支持、配合处遗工作的积极分子;孤立极少数顽固不化的拆迁户,通过法制宣传,依法行政,使他们产生心理压力,最后不得不支持处遗工作。“争取中间”,即对左右摇摆、处于中间状态的绝大多数拆迁户,努力团结争取,通过工作队员登门入户强化思想动员工作,同时,充分发挥转化过来的挑头人物的引领作用,促成绝大多数拆迁户尽快签上拆迁协议。
二、实现和谐拆迁,促进科学发展
和谐拆迁畅通了“一河两岸”的“动脉”,破除了阻碍发展的“顽疾”。“二桥引道工程”遗留问题的成功处置,根除了阻碍大化城镇化发展长达14年的“顽疾”,为该县加快推进“一河两岸”县城区建设步伐和实现对称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和谐拆迁彰显了“民生为本”的理念,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处遗工作组用了1年多时间,重新理顺了其中的利益关系,认真研究解决了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同时,通过免费为拆迁户办理宅基地有关证件、减免各项行政审批费用等,使拆迁户能够直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
和谐拆迁锤炼了过硬的干部作风,铸就了“真情为民”的干部队伍。让年轻干部在拆迁过程中,磨炼出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同时也掌握了与群众打交道的方式方法,提升了执行力;参与拆迁的工作队员及涉及的县直部门团结协助,凝心聚力攻克难关,全局观得到进一步增强;在实施拆迁过程中,从领导到普通干部,对打造服务型政府、服务型队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全县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和谐拆迁创新了工作方式方法,树立了加强社会管理的典范。在管理方式上,突破传统简单行政管理办法,通过加大正面宣传教育工作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争取到大部分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在管理手段运用上,改变单纯地运用管理的硬手段,加强运用沟通、协调等软手段来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有效地减弱了群众对抗性矛盾。在管理模式上,更加注重部门间的协调联动作用。每一个拆迁工作方案都经严格论证、研判,做到部门统一行动,提高了执行力。在处理纠纷方式上,做好疏导、解释、教育工作,综合运用行政干预、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措施,提高化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的效果。
三、宝贵的经验,重要的启示
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是实现和谐拆迁的重要前提。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出台的政策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支持和配合。
坚持严格依法办事,是实现和谐拆迁的基本保证。在拆迁改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从拆迁决策、政策制定到工作落实,必须始终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必须规范约束行政权力,做到依法依规、阳光透明、合理规范;必须充分尊重和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遵照市场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实现互利双赢。
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是实现和谐拆迁的根本保障。一是在依法拆迁的同时,要全面公开拆迁信息,严格执行补偿标准,不能搞暗箱操作。二是公开奖励政策,鼓励早迁,建立“内部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的综合监督机制,避免在拆迁中群众相互猜忌、互不信任现象的发生。三是要始终坚持高度统一的政策标准,全县所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城乡开发建设项目的拆迁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必须统一管理,严格执行一个标准,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
坚持方式方法创新,是实现和谐拆迁的基本要求。大化县结合“干部执行力提升工程”建设,在二桥引道工程实现和谐拆迁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道“八心八力”拆迁工作方法。“八心”即惠民工程,温暖民心;逐户调查,深入细心;公平公正,赢得民心;真诚服务,打动人心;政策宣传,瓦解人心;疏导解释,细致耐心;统战工作,转化人心;依法行政,震慑人心。“八力”即注重策略,组织实施得力;政策公开,机制保障有力;领导带头,催生工作动力;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言必有信,承诺兑现给力;强化责任,明确授予权力;转变作风,工作执行得力;完善制度,监督保障有力。“八心八力”工作法,目前已在大化全县“急、难、险、重”工作中全面推广、发挥作用。
(作者系中共大化县委书记)
新闻推荐
何辛幸在大化检查高考考前准备工作时强调 确保全市高考顺利安全运行
本报讯
(记者
罗昌亮
特约记者
韦
哲)
一年一度的高考于今天举行。6月6日中午,市长何辛幸深入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检查...
大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化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