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讯
3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促进医改工作有效推进,“群众得实惠,政府保民心,卫生得发展”的医改目标初步实现。
大化县将医改有关政府补偿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县级财政补助
1515万元,落实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补助345万元,落实绩效工资补助
385.22万元;同时,积极足额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配套经费
266.88万元,并按照绩效考核结果及时下拨。
严格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2010年3月1日起,在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乡镇卫生院的平均药品价格均比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降低15%左右,2010年3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累计减少群众药费支出1945万元。
积极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设,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2009年以来,大化县全力推进县人民医院和乡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目前,县人民医院设计科学、设施一流、总投资4337万元14341平方米的新住院大楼已投入使用,岩滩、贡川等中心卫生院的新住院综合楼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乡镇卫生院全员竞聘上岗,推动人事制度改革。2010年以来,大化县按照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标准重新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539人,比医改前增加253人,并将80%的人员编制下达给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增加岗位145人。2010年12月,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全员竞聘上岗并签订聘用合同,参加竞聘上岗人数344人、落聘2人。目前,全县乡镇卫生院人员按照定编定岗不定人进行全员聘用合同管理。
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合理、体现绩效的分配机制。该县制订了完善的绩效分配方案,建立了“两级考核、二次分配”的考核体系,突出了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主要考核指标、实行量化考核的岗位工资制,初步建立了以公益性质为导向,以服务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岗位责任和绩效评估为基础的考核奖惩机制,基本达到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机构增活力,医务人员得鼓励”的目标,实现了乡镇卫生院“五升、三降、六转变”。
组建卫生会计核算中心,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工作。大化县积极组建成立了卫生会计核算中心,集中规范管理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工作,并以该中心为纽带,以财务集中管理为核心,带动各项业务工作步入科学量化考核、强化评价激励的新轨道,成为基层医改的重要推手。
建立区域卫生卫生信息网络,提高工作效率。大化县建成了包括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综合卫生管理协同共享的信息化平台,与新农合信息系统、医保系统等实现互联互通,覆盖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乡镇卫生院,当地群众持“新农合卡”可实现即时报销结算,只需交纳个人自付部分费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患者就诊的信息已经被保存在全县联网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中,患者到本地其他医院就诊时,医生可以调阅这些患者的健康和诊疗信息,不必重复检查。
(蓝
勇
覃庆鹏)
新闻推荐
大化讯
大化瑶族自治县年近40岁的惯偷韦某是一个酒鬼,从监狱出来后酒瘾发作但没有钱,便“重操旧业”找酒钱,谁知刚伸贼手便被民警抓获。日前,韦某被大...
大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化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