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讯
连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龙着屯的葡萄园里特别繁忙,每天清早,商贩们便用三轮车,将村民们刚刚摘下的一筐筐晶莹饱满的鲜食葡萄运往市场。村民韦新花心里乐开了花:“今年扩种4亩葡萄,比去年至少增收2万元,主要得益于科技种养。”
近年来,大化县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先后设置科技情报所、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及7个乡村科普惠农服务站、34个乡镇星火课堂,形成县乡村三级“三农”科技服务网络。选派科技特派员22名,给群众提供科技信息,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造就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3年前,该县承担《鲜食葡萄果实套袋技术示范》及《砂糖橘高产示范》等科研项目,在龙着屯建立水果种植示范基地,利用科技培育的鲜食葡萄大获丰收。去年,在龙着屯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安排技术力量指导群众控梢、促花、保果、高接换种等水果生产技术。目前,该屯葡萄种植已发展到248亩,砂糖橘已发展到262亩。龙着模式的成功,为大化特色农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因此,该县因地制宜,在北部山区扶持引导群众规模种植核桃2万亩、野生葡萄500亩、四月红桃1200亩,在各扶贫开发区推广种植龙眼达3.1万亩。
科研引领,促进特色生态农业增量提质,也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在水产方面,2010年,该县承担科技攻关课题《罗非鱼大水面标准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被自治区确立为“第一批广西农业(罗非鱼)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邀请广西大学、广西水产研究所、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部门协助,在岩滩库区建立总面积2万亩的罗非鱼大水面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探索研究规模化养殖罗非鱼需要的各项技术和经验。今年,实施产业扶贫示范罗非鱼养殖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新增网箱高密度养殖罗非鱼1.5万箱,打造罗非鱼养殖示范区、罗非鱼产业化发展示范区。选派技术人员深入库区村屯,完成罗非鱼网箱高密度养殖技术培训,先后给780户库区贫困移民分发和安装标准养殖网箱,给500多户贫困养殖户和部分示范养殖户运送罗非鱼鱼种640多万尾。
2011年,该县承担国家科技致富强县课题《岩滩库区大水面复合式生态养殖开发及水产品加工产业化示范》,建立库区复合式生态型示范基地4.55万亩。经验收,示范基地年亩产达0.23吨。今年上半年,全县水产品产量达7950吨。
针对大石山区、库区恶劣的自然条件,该县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使用玉米免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及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等办法,提高土壤肥力,引种玉米优良品种及超级稻品种,将良田良技、良种良法等农艺有机结合,提高粮食单产和总量。今年上半年,全县粮食总产5万多吨,完成全年任务数的73.23%。
目前,该县拥有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3个,科技示范乡村12个,科技示范户1100多户。今年,大化艾格菲生猪养殖基地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岩滩库区生态拦网养鱼协会被评为广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岩滩镇被认定为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
(特约记者
韦
哲)
新闻推荐
大化讯
“今天,听了这个健康知识讲座后,我懂得了很多健康常识,希望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9月12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棉山村六合屯村民黄福兴在听...
大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化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