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讯
今年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工商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助推该县非公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前,全县新发展私营企业182户,注册资本18166万元,从业人员724人,总户数比去年同期增长61%;新发展个体工商户773户,注册资金65973万元,从业人员1581人,总户数比去年同期增长14%;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7户,出资总额4392万元,成员总数108人,总户数比去年同期增长37%。
把好登记关,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准入环境。该县推行“非禁即入”原则,全面放宽非公有制经济投资主体、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资本(金)限制。认真贯彻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惠政策,设立非公有制经济登记绿色通道,积极帮助和引导个体私营业户及时登记注册。实行登记注册“一审一核制”,减少审批环节,减少登记注册程序。鼓励个体户向私营企业转制,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坚决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军人申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不断壮大非公有制经济队伍。
把好服务关,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优质的发展环境。县工商局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的服务机制和便民措施,全面落实咨询引导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提前介入服务、全程跟踪服务等服务举措,积极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方便。推行工商联络员定点服务制,积极为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企业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不断丰富商标内涵,增加商标附加值,走品牌发展之路。发挥动产抵押登记职能,及时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协助企业盘活资产,解决企业融资困难,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把好监管关,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县工商局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发展的关系,在监管执法中充分发挥行政执法“预防、警示、教育”的功能,对违法情节轻微、当事人积极采取措施补救、没有产生危害后果的,以教育整改为主,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对其行政处罚,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合法经营。加大日常巡查监管,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坑农害农、无照经营、虚假广告等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违法经营行为,努力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把好维权关,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的消费环境。县工商局切实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努力加强“一会两站”建设和12315网络“五进”工作,建立覆盖全县所有领域的消费维权网络。加强消费引导,提高消费者维权能力。
据悉,目前全县各类企业共有750户,其中内资企业197户,注册资本81118万元;私营企业490户,注册资本80567万元,从业人员1937人;农民专业合作社63户,出资总额8485万元,成员总数565人;个体工商户7954户,注册资金10亿元,从业人员14113人。
(韦柳泉)
新闻推荐
大化讯
11月22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对通过评审合格的首批80户微型企业,发放财政补助资金197万元,其中32户每户获财政补助资金2.3万元、48户每户获补助资...
大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化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