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高德)2012年,大化瑶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红水河流域持续干旱、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大化县通过大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举全县之力,聚八方智慧,突破旧有框架、创新办法思路,出台了实施“五大工程”、推动各项事业上档进位等一系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政策、新部署和新要求,明确发展思路,致力于夯实基础、稳中求进,经济社会呈现趋稳趋好的发展态势。
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认真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业发展战略。大化县加大服务地方企业的力度,促进企业健康成展。主要配合做好岩滩电站二期扩容工程各项工作,目前,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8.6亿元。培育新增虎鹰水泥公司、大化大地糖业公司、大化联丰公司等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大工业项目引进力度。成功引进超细碳酸钙加工项目、高档生活用纸项目、高分子复合膜片(SPC环保纸)项目、辉绿岩石粉项目等。注册成立以硅产业运作为主的广西大化国投公司,并争取到市政府对该县发展硅产业的支持。
大化县围绕构建“四业一城一基地”,充分利用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区位优势和桂西资源富集区的资源优势,结合特色城镇化建设,制定和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大化。在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该县的易地搬迁生态民族新城、善源现代农牧饲料厂、“两纵五横”主要街道环境整治等项目签约总额达32.52亿元,创历史新高。2012年,大化县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亿元,区外到位资金、利用外资完成任务进度排在全市前列。
大力实施基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大化县的红水河无公害淡水养殖带、标准化生猪养殖区、无公害草食畜禽养殖区和大石山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区的“一带三区”生态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12年,全县粮食总产7.2万吨。生猪饲养量达64万头,出栏30万头;发展林下养殖1万亩,实现林下养殖产值达1.33亿元;特色养殖产值达920万元;肉类总产量2.92万吨,水产品产量1.56万吨;全县水产畜牧业总产值达9亿元。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56个。艾格菲生猪养殖基地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岩滩库区生态拦网养鱼协会被评为广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岩滩镇被认定为2012年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
依托丰富旅游资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2012年,大化县大力实施旅游建设基础设施大会战,推动旅游跨越发展。先后组织编制了《广西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彩玉大化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制定出台《百马科优农家旅游规划》和《大化县旅游建设大会战实施方案》。由万国通盛公司投资开发的北景洞穴瑶寨旅游项目现已开工;珍奇缘旅游文化公司投资开发的彩玉大化4A级景区总体规划通过评审;万家福公司投资的班肖养生度假村正着手进入规划立项的前期工作。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大化讯
近日,大化瑶族自治县举行县委书记、县长廉洁履职社会监督质询会,该县县委书记韦朝永、县长蓝瑞轩向35名社会监督员代表述职述廉,报告本人基本...
大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化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