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讯
近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把渔牧养殖业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通过抓项目带动、抓规模推进、抓品牌升级、抓科技提质、抓物流增效等多种措施,着力加速发展。2012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54.06万头,大牲畜饲养量6.52万头,山羊饲养量达33.27万只,家禽饲养量201.15万羽,肉类总产量达2.75万吨,渔业放养总面积达6.5万亩,水产品产量达1.5万吨。
大化县以抓好“两菲(非)”(美国艾格菲生猪养殖项目、罗非鱼高密度网箱养殖项目)建设工作为重点,即抓好艾格菲畜牧有限公司母猪场建设和广西善源现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育猪场建设,力争2015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120万头;抓好罗非鱼高密度网箱养殖,力争到2014年全县罗非鱼高密度网箱养殖达10000箱。同时,依托生猪产业扶持资金,加强对全县现有13个生猪标准规模场(小区)进行改造和提升,发挥辐射带动规模养殖发展。通过加强引导、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延长生猪产业链,建立和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调动农户发展规模养殖积极性,带动产业发展。
利用已注册的“七百弄”牌牧渔业商标和“北景鱼”品牌,大化县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把本县畜牧水产品推向区内外市场,使现有规模产业提档升级,发挥效益。加快调整养殖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品种结构,着力打造“万元片区”、“万元村屯”、“示范农户”。加强品改点建设,完善品改网络,加强良种引进、繁育、推广,提高良种化水平。加强技术服务和培训、指导,培育万元增收示范村、示范户和养殖能手,加快科技转化速度,提高养殖生产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抓健康养殖,提质增效促增收。
抓好物流增效。大化县积极鼓励引导饲料、兽药企业为养殖基地和养殖组织提供产品直供服务,降低养殖成本;引导专业养殖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参与渔牧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加快渔牧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步伐,增加渔牧产品的经济效益。
(覃振权)
新闻推荐
大化讯
“今年每人参合费60元,我家3个人共180元的费用,一分钱也不用缴纳,独生子女家庭户有好处。”清明节前,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文乡觉瑞村徐下屯独生子...
大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化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