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清洁村屯建设以来,我们屯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屯里有了文化室、篮球场,家家门前铺上水泥路,卫生状况好,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日前,记者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共和乡共和村采访时,坡楼屯村民覃永年深有感触地说。
搞基建
赢得民心
坡楼屯是共和乡共和村下辖的一个自然屯,全屯共有36户,207人,可耕地面积170余亩。全屯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养殖业以及劳务输出,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3860元。去年前,屯内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村民出门都是泥巴路。
“最害怕遇到下雨,一到雨天,家门前的巷道泥泞不堪,根本无法出门。”
村民覃永年回忆说。除此之外,村里没有文化娱乐场所,村民们日常除了农活,就是家务活,日子过得单调而又无味。
为改变坡楼屯内道路烂泥的现状,去年,该屯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征求意见,发动全屯在外工作的干部、务工人员及在家劳作的村民捐款出力,前后筹资5次以上,最终筹集到14万多元,实施硬化屯内每家每户门前巷子的所有道路,使过去的“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彻底甩掉了全屯村民出门泥巴满裤脚、进屋烂泥散落地的历史。
随后,该屯又建起了文化室,坡楼瑶寨小公园、文艺表演台、篮球场等,丰富了村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做卫生
美丽家园
过去,由于生活习惯所致,该屯的人居卫生环境很差,屯内外到处可见家畜粪便,各条巷道、每户门前,村民们随手扔的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塑料袋、死猪、死鸡,村民们习惯就近倾倒,导致屯内空气、水源受到污染。
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后,村民积极性空前高涨,在乡领导及挂村工作队的动员和指导下,全屯开展了一次“地毯式”的大清洁活动,清理村口的水源、排水沟,清除道路两边的杂草,各家各户也自觉搞好自己的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等卫生,彻底改善了全屯脏、乱、差的现象。
全乡在实施清洁乡村活动中,除了乡里在屯内每条巷道口设置有垃圾桶外,村民们还积极投工投劳在村口建了一个垃圾处理池,方便保洁员集中清运垃圾。同时,该屯为了保持当前清洁卫生的良好局面,要求人人自觉参与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的“三清洁”活动,屯里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全屯村民已经形成了人人讲卫生,个个爱干净的良好氛围。”该屯村民小组长覃永实说。如今的坡楼屯已成了共和乡远近闻名的清洁乡村示范屯。
“生活富裕、村容整洁、村风文明,农村人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现代文明生活,这是我们屯村民力争实现的梦想。”
覃永实如是说。
新闻推荐
大化讯
2013年9月,全区税务系统迎来“营改增”试点改革首个征期。截至9月16日,大化瑶族自治县35户试点纳税人已全部申报完毕,申报率达100%。
&nb...
大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化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