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讯
泗孟枫树林生态养殖合作社、隘洞牛角坡板栗林下综合养殖场、坡豪湖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坡豪特种养殖示范基地……一个个规范化、标准化养殖基地的建立和壮大,使东兰县畜牧业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
今年以来,东兰县立足自身优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把发展畜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突出重点,挖掘潜力,深入实施生猪规模养殖、林下养殖、特色养殖、水产养殖、庭院养殖,全县畜牧业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生猪规模养殖工程成效显著。今年以来,东兰县将强化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作为提升传统生猪养殖业的重中之重,先后投入730万元,建成兰木金得标准化养猪场,扩建长江博大标准化养猪场,以及恒兴猪场、绿林猪场等,共完成10个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在项目带动下,生猪标准化建设发展迅速,目前全县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40个,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18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改变了传统生猪饲养方式,更便于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生猪生长速度,减低饲养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促进生猪产业化发展。
特色养殖推进工程渐入佳境。近年来,东兰县依托资源优势,持续培植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东兰黑山猪、东兰乌鸡、东兰鸭、红水河鱼等特色养殖业,全县特色养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形势。泗孟枫树林黑山猪养殖项目融资2000万元打造全县最大的黑山猪林下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已到位资金700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兰木松树林、切学北高、金谷、巴畴等7个林下生态养殖黑山猪合作社发展。以隘洞板栗坡、新烟覃敏乌鸡养殖场等为代表的东兰乌鸡林下养殖规模正不断扩大,隘洞板栗坡乌鸡林下养殖场现饲养东兰乌鸡5000多只,预计今年底将出栏乌鸡1万只。以长江兰阳一带为主的东兰鸭养殖规模也逐步形成。长江乡兰阳村韦举健成立东兰县兰阳麻鸭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东兰鸭2000多只。目前全县东兰鸭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家。另外,外商在巴畴乡板丁村堂房屯投资200多万元开展杂交鲟鱼网箱养殖,养殖鲟鱼100箱,成为特色水产养殖的样板。
林下养殖推进工程进度喜人。今年,东兰县把林下养殖作为助农增收新举措重点实施。规划到年底,出栏东兰乌鸡70万只、黑山猪7万头。为确保东兰黑山猪和东兰乌鸡林下养殖推广工作顺利推进,县人民政府印发了东兰县黑山猪和东兰乌鸡林下养殖项目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列入年度绩效考评范围,并划拨林下养殖专项扶持资金300万元,大力发展黑山猪、东兰乌鸡林下养殖。目前,全县已建黑山猪林下生态养殖示范场22个,东兰乌鸡林下养殖示范场20个。截至8月底,东兰乌鸡出笼49.8万羽,产值达249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1.1%;黑山猪出栏4.97万头,产值达745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1%。
水产品牌增量工程稳中有升。东兰县凭借红色旅游资源,发挥红水河流域的巨大经济潜力,大力发展以垂钓、观光、餐饮、娱乐为重点的休闲渔业,同时突出抓好健康水产养殖。目前已初步打造成长乐、大同、周乐集垂钓、旅游、湿地观光休闲渔业带和同拉库区健康水产养殖区。全县网箱养殖1100箱,其中生态养殖220箱,面积6160平方米;集约化养殖880箱,面积20440平方米。养殖品种有罗非鱼、建鲤、丰鲤、斑点叉尾鮰、大口鲶、黄颡鱼、鲟鱼等优良品种,年产商品鱼1000吨。开发拦网养鱼88处,养殖面积1.51万亩,年产量1500吨。目前,全县已成立东兰镇同拉村生态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广西东兰县大同野生渔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东兰县坡豪湖自然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水产养殖公司、合作社。休闲渔业和健康水产养殖正逐渐成为库区移民增收的一个主要产业。
庭院养殖增收工程初显雏形。东兰县鼓励发展龟鳖、竹鼠等庭院养殖项目。目前已在大同信合建成一个龟鳖养殖场,养殖龟鳖500多只,带动周边农户30多户;在长乐坡豪建成竹鼠养殖示范基地一个,年供应种苗500对,带动坡豪湖周边17户养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龟鳖、竹鼠等庭院养殖的高额回报率正逐步被农民认知。下一步,东兰县将以大同信合龟鳖养殖场为繁育基地,向各库区乡镇提供龟鳖种苗,进一步扩大龟鳖庭院养殖规模和范围,拓宽库区移民增收渠道。
(覃凤勤)
新闻推荐
为加强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把好“入口关”,东兰县深入开展“安康”工程。今年以来,该县组织食药监、质监、工商等部门工作人员,深入3796个餐饮服务单位、超...
东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