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讯
东兰县发挥党组织作用,以民族文化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党的建设、民族文化、经济发展三促进的特色党建模式,形成了“党建引领文化、文化促进经济、经济反哺党建”的良性循环。
把党建作为引领民族文化的“加速器”。近年来,该县结合地方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通过打造活动阵地、举办民族特色文化活动等措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筹资250万元实施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投入600多万元建设原生态瑶族铜鼓民俗村。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在东兰、三石、武篆、兰木、泗孟等乡镇打造“红色党建长廊”,在隘洞、长乐、长江等东部乡镇打造“红水河百里党建共建长廊”。此外,先后举办“国际铜鼓文化旅游节”、“板栗文化节”等活动,促进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发展。
把民族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以红色文化、铜鼓文化、生态文化三大优势旅游资源为依托,大力构建全国红色圣地、世界铜鼓之乡、国际养生家园等旅游品牌,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据统计,仅今年国庆长假期间,韦拔群故居、江平月亮河长寿村、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壮乡英雄文化园等旅游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9.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35万元。
把经济发展作为夯实党建的“助推器”。经济的发展促进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威信日益提升。该县老百姓自发成立了10多个民间文艺表演队,在节假日期间免费表演自编自导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该县党组织也借力使劲,引导他们在活动中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征求经济社会发展大计、推广实用技术等,使群众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社会和谐稳定,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覃泽优)
新闻推荐
东兰讯
11月6日,东兰县公安局为全局180余名民警发放了“三项纪律”警示卡,切实落实公安部“三项纪律”。该局将“三项纪律...
东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