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韦立标
通讯员
韦宇蔚)近年来,东兰县以“全国红色圣地,世界铜鼓之乡,国际养生家园”为发展目标,围绕特色主题,改善旅游设施,重点培育红色、铜鼓、养生三大旅游品牌,使旅游业逐渐得到壮大。今年前11月份,该县接待游客71.3万人次,收入6.14亿元,同比均增长2成多。
遵循“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思路,该县先后启动实施红色旅游、铜鼓文化旅游、长寿养生旅游项目的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编制完成《列宁岩—魁星楼红色旅游开发规划》《东兰烈士陵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红水河铜鼓文化旅游区开发规划》等11个的区域性旅游景区开发规划,覆盖东兰、武篆、三石、隘洞、长乐等全县的9个乡镇。
为改善旅游基础设施,该县用足上级政策,多方筹措资金约3.6亿元,维修了东兰烈士陵园、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等革命遗址和纪念地,修建了魁星楼、列宁岩、韦拔群故居等红色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厕所、景区步道等,并新建、硬化了多条水泥公路。
以“资源招商”为突破口,引进资金发展旅游产业。几年来,该县先后与新加坡、天津、江苏等国内外投资商签订《坡豪书院开发协议》《坡豪福禄寿度假村开发协议》《月亮河长寿村全国异地养老基地开发协议》《红水河铜鼓风情村开发协议》《红水河拉甫新村开发协议》等,预计客商近年内总投资额达20亿元以上。其中,月亮河长寿村全国异地养老基地项目于今年已完成投资9000万元。
此外,东兰县还通过举办节庆,进一步打响了红色、铜鼓、养生三大旅游品牌。先后举办“东兰国际自行车越野赛”“壮族蚂虫另节”“首届东兰国际铜鼓文化旅游节”“纪念韦拔群诞辰115周年活动”“纪念韦国清同志诞辰100周年活动”等。
据统计,今年1月至11月,全县共接待游客71.3万人次,同比增长25%;实现旅游收入6.14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
新闻推荐
东兰讯
“走了几十年的山路,现在,我们村终于有了自己的水泥路了。”望着竣工的水泥路,东兰县长乐镇英法村友田屯梁炳贵激动地说道。
 ...
东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