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讯
“今年,村里来了‘第一书记\’姚炜,他能把心放在我们基层,住得下来,他从‘娘家\’自治区农机局拉来资金45万元,帮助我们村扩建村部办公楼和村文化室、卫生室,还援建村中心小学校。”近日,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地同村党支部书记韦国英告诉笔者。这是该县65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深入贫困村一线,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
由于自然条件制约,目前,都安县仍有32万多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下,区、市、县选派65名精兵强将下驻65个贫困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发挥带头作用,着力解决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实际问题。2月14日以来,该县“第一书记”一直“沉”在开发扶贫攻坚一线,着力帮助农民谋发展。
在石山连绵的保安乡上镇村,莫限军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及时走访贫困户,所见所闻,令他愁肠百结:部分瑶族同胞缺水、缺电、缺路、缺钱等困难使他难以入眠。他马上向后援单位县文体局汇报,得到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先后联系到25套架床以及一批棉被、蚊帐等物资送给孤儿、特困学生;联系资金20万元建设200平方米的学校学生食堂项目;利用充足水源在弄岽屯半山腰上兴建一个大型水柜,引水到村小学,解决170多名师生以及附近100多名瑶胞的饮水难题;及时找到县政协挂村领导联系解决筑路油费,使弄岽队至弄伦队2公里长的屯级公路开工建设进展顺利。
在下坳乡加八村委办公楼装修的工地上,双手长满硬茧的黄峥一边搬运瓷砖一边充满信心地说:“我要牢记县委书记陈继勇在送行时说,第一书记对贫困村工作要负起总责,发挥引导、示范、联络和桥梁‘四种作用\’,推动工作,与村‘两委\’班子一道,当好科学发展的带头人。”他争取到后援单位扶持资金3万多元,把该村的办公楼装修一新。
在拉烈乡,笔者见到皮肤变得黝黑的尚育村“第一书记”周锡顶。尚育村贫困人口达292户1181人,分别占总数的58.4%和55.6%;其中27个自然屯未通公路,交通难导致农副产品流通难、农民增收难。周锡顶介绍说:“今年的6条屯级公路建设指标,经过多方联系,得到扶持资金49万元,已经动工了弄灯至弄冷、冬上至弄石、弄卷至弄任等5条共6公里,群众修路情绪高涨,力争年底建成通车,解决1000多人的行路难题。”为使贫困群众尽快摆脱贫困帽子,走上致富道路。周锡顶组织该村群众举办山区实用科技培训班,发展“短、平、快、活”的致富项目,他跑县瑶药办联系得到一批瑶药种子,在九上、九下、冬上等屯的山脚、山腰因地制宜扩大种植猫豆230亩,让72户贫困户在年内受益。
实施新一轮“开发扶贫攻坚工程”,都安县以65个贫困村为重点,贫困村“第一书记”吃住在一线,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新一轮开发扶贫“8508”行动计划。据不完全统计,两个多月来,“第一书记”们奔波联动,联系到扶贫资金400多万元,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76场次,培训群众9700多人次,为群众办实事569件。同时,“第一书记”们入乡住村进户,带领群众敢闯敢干,在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农民素质提升及异地搬迁、教育工作、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探索破解山村扶贫工作难题,撰写贫困村的调研文章67篇,写好扶贫规划方案73份。
(韦炳旺
黄芳敏)
新闻推荐
“天使的阳光”:都安县下坳乡隆关村是革命老区,群众期盼政府有关部门能把一条水泥硬化路修建到老区。(2012-4-10)都安瑶族自治县交...
都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安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