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的儿子蒙桂珍在弄费校读书,是唐老师为他理发。现在我的孙子蒙成雷也在弄费校读书,还是唐老师为他理发。”近日,说起34年义务为学生理发的唐秀规老师,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弄房村瑶族老人蒙建光啧啧赞叹。
唐秀规1975年到大化参加水电站建设,1978年因为家乡学校缺乏老师,他毅然放弃了当工人的机会,回到都安县保安乡上镇小学弄费校当一名民办教师,后在1984年转正。弄费校大多数为瑶族学生,覆盖8个自然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学生源的高峰期,最多时在校学生达80多人。
唐秀规刚到学校时,每天看见孩子们翻山过坳来到学校已是满头大汗,到校后又在操场上追打嬉闹,脏兮兮的手往脸上不断地抹,一张张小脸变得黑不溜秋。唐秀规于是备了两张毛巾,每天到山脚下提回两桶泉水,上课前让孩子们先抹一把脸。刚入学的孩子,唐秀规就帮他们抹。这些小脑袋有的已经半年没有理发了,一股股汗臭味从杂乱的长发间飘出来。
从弄费到保安街要走3个小时山路,当时理个头发虽然只要2毛钱,但一个家庭三四个孩子,对于经济困难的瑶民来说,理发是一件既误工又花钱的事。有些孩子两三个月甚至半年才理一次发,有些家长为了省事,干脆用剪刀胡乱剪几下,所以“老鼠啃”的小脑袋在校园里随处可见。
唐秀规看不过去,狠心花了半个月工资,买来了一套理发工具,每天课余时间为瑶娃们理发,有时连理带洗全包,而这一干就是34年。
如今,村民们不再为理发的钱发愁了。但是,留守儿童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老人们无法每个月都带孩子上街理发,有些老人甚至从来没到过乡圩。如果让小孩独自上街理发,老人们又不放心。因此,唐秀规帮孩子们理发这份活,从来没有间断过。
有些老人不好意思每次都让唐秀规帮小孩理发,就拿钱来给他。唐秀规总是说:“房不可一人做,头不能自己理。我为孩子们理个头发算不了什么,他们也是我的孩子嘛!”
今年,因为附近一所学校的老师退休了,学生全部并到弄费校就读。目前,弄费校学生已达50人,其中男生30人,全都是瑶族留守儿童。唐秀规说,他的理发工具已经换6套了,30多年来到底为学生理过多少次发,他自己也记不清了。(陈昌恒)
新闻推荐
都安讯
“爸爸,以后我要好好对你,听你的话,不再给你添烦恼了。”4月5日,在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小学举行的“感动教育校园万里行”活动现场,四年级(2)班...
都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安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