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讯
“要通过新一轮开发扶贫攻坚战的实施,到2015年,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65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这是摆在我们党员干部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大课题。”6月4日,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继勇在该县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郑重提出这番话。当天,都安县召开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整村推进开发扶贫工作上台阶,以确保贫困村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实现既定目标。
都安是新时期开发扶贫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达32万人,占总人口的45.57%,是河池乃至广西开发扶贫攻坚战主战场。该县破釜沉舟咬定产业扶贫不放松,以65个贫困村为主攻对象,狠抓产业带动、能人带领扶贫,实现贫困农户有稳固增收的产业项目,通过企业、公司支撑和带动,能人带领和扶持,专业合作社传、帮、带等强弱联手互助互动的有效办法,推进产业扶贫形成规模发展。
实施产业带动工程,到2015年要实现以下指标不动摇:以高岭、地苏、澄江等15个乡镇为重点,推广高产高糖良种良法,覆盖率达95%以上,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以菁盛、龙湾、东庙、保安等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山葡萄生产,扩大种植面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山葡萄产量和品质,促进山葡萄种植业发展,使山葡萄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大兴、隆福乡等乡镇为重点,推进瑶药种植基地建设,扩大林下套种瑶药,瑶药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下坳、永安、隆福等乡镇为重点,推广种植优质核桃,逐步做大核桃产业,使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深入实施“千山万弄百万羊”工程,建立10个以上养殖示范点,年存栏达100万只、出栏60万只;大力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公司+养殖小区+农户”模式,确保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统筹推进,构建50个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打造20个立体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培育50个林下经济养殖专业大户,每个乡镇至少建立1个示范基地和培育1个养殖专业大户,每年出栏肉鸡500万羽以上;大力发展编织产业,在农民进城创业园组建多家密集型编织企业、编织公司,吸纳15万人从事编织生产,争取编织品出口创汇达3亿元。通过一系列的产业培育,努力实现贫困村“户户有项目,人人能创收”的目标。
依靠河池·都安临港工业区建设,狠抓临港扶贫产业增量提质工程。日前,该县已引进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河池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5个500吨级泊位码头;引进广西鱼峰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及其配套水泥磨、余热发电工程。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东部产业落户都安临港扶贫产业园。通过临港产业实现“造血式”开发扶贫,实行“无土安置”山区群众1000户5000人,有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
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要求和“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该县围绕特色支柱产业和品牌农产品,依托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培植带动贫困村农户发展主导产业,发展扶贫龙头企业达10家以上。制定能人带动激励政策,鼓励能人通过成立互助组织、协会等方式,参与扶贫开发。着力培育贫困村经济能人,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重点对象,大力培养种植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农民技术员以及农业产业化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建立能人带动贫困户人才库。加大对经济能人的扶持力度,提升经济能人带动能力,实现万名能人带动万户增收目标。
县长蓝启章要求,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产业开发首当其冲;必须把贫困农民增收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当作扶贫攻坚的一项硬任务。
会议强调,全县党员干部要下定决心,打赢开发扶贫攻坚战;要按制定目标,推进“8508”开发扶贫工作上档进位;要依靠科学的态度,推进产业扶贫有创新;要采取连片推进的办法,狠抓扶贫扶智工作;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集中力量推进扶贫攻坚战;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投入开发扶贫工作,做到思想引导、产业引导、政策引导、技术引导、示范引导,夺取开发扶贫新胜利。
当天的会议,还同意挂牌成立都安瑶族自治县新一轮开发扶贫攻坚战指挥部。
(韦炳旺
罗之壮)
新闻推荐
今天下午,我们班进行了一次大扫除。老师一进教室,就给我们各小组布置任务。我们小组的任务是负责打扫教室。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
都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安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