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环江新闻 > 正文

谈权力监督□ 罗宝益

来源:河池日报 2012-04-25 08:49   https://www.yybnet.net/

 

腐败是历史的悲歌,是权力的咒语。众所周知: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要遏制腐败,有效推进反腐败工作,务必在权力监督上下功夫。

一、权力监督内涵及功能

所谓权力监督是指各类监督主体,对公共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是否合法实施的检查和督导以及纠正活动。权力监督在反腐败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功能。一是预防腐败的关键。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教育是基础。领导腐败首先是思想认识出现了偏差。思想防线的形成取决于思想教育的扎实有效,而思想教育的成效又取决于制度的完善和有效的监督。监督能促进教育和制度的落实,提升教育质量和制度执行力。制度是监督的依据和标准,制度科学严密,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监督才能增强刚性和强制性。但再好的制度若缺乏必要的监督,亦难有效实施,而形同虚设。因此,从教育、制度、监督三者之间的关系看,权力监督是反腐败工作的关键。二是能够对公共权力行使者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各种监督制度进行有效监督,使权力公共行使者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谨慎地运用手中的权力,一旦发现权力偏离预定的轨道,则迅速作出反应,并按预定的程序及时进行矫正和调整,避免违法或不当行为的发生。三是能够总结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改进权力行使方式,减少腐败机会。通过对监督对象的活动及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评价,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进管理,从而总结出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腐败行为发生的几率。

二、当前权力监督存在的问题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权力监督对于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监督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腐败现象在一些部门和领域易发多发仍未根本改变,大案要案、窝案串案时有发生,权力监督体系还不完善,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各监督主体监督功能未充分发挥。因体制性障碍和制度缺失,监督体系中各种形式的监督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党内作为同体监督的纪委监督受到体制的制约,监督职能有待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受制过多,未能监督到位;人大监督缺乏足够的权威性,监督功能未能充分体现;司法监督因缺少应有的独立性,没有充分发挥其法律与审判作用;因信息不够公开透明及普通大众监督权力没有充分保障,外部监督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等等。

2.监督重点不突出。主要表现在对重要群体、重要部门、重要环节的监督不够。领导干部往往是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人群,尤其是领导干部中的“一把手”应是权力监控的重点对象,但在实际监督工作中,对“一把手”的监督力度显然不够。重要部门应是关键的权力部门,如财政、金融、交通、土管、住建、组织人事等部门,对这些部门监督应加大力度。从重要环节来看,决策、审批、执法等权力运行过程中失控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督。

3.监督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监督制度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监督缺乏有效性。国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权力监督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于权力监督和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许多法律法规对权力监督规定多,具体操作程序语焉不详,致使具体的监督活动无章可循,流于形式。正因如此,目前有些部门和有些领域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基本上流于形式。

4.监督主体监督意识淡薄,监督客体接受监督意识不强。部分从事监督工作的工作人员碍于情面,不愿实施真正的监督,害怕监督得罪人不敢监督;部分领导干部对别人的监督认为是挑毛病、找茬子、捅娄子,不愿接受监督。

三、加强权力监督的对策

1.必须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强化权力监督意识。针对目前存在的主体监督意识淡薄,客体接受监督意识不强现状,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廉洁自律教育,在全社会乘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东风,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民主的、高效的监督氛围,尤其是增强监督主体的责任意识,有针对性地消除监督主体存在的不想监督、不愿监督的思想,调动监督主体的监督积极性。

2.改革和完善监督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主体权力监督功能。党内监督,一要将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作为监督的重点,对领导干部行使决策、人事等权力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二要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赋予党的纪检机关更多职权以及独立性,使其真正地履行对同级党委及其成员进行有效的监督,成为有权威的党内监督机关。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要积极探索实行垂直领导体制,提高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机关监督的独立性。人大监督,积极探索建立隶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门监督机构,确保人大的监督得以有效实施。司法监督,应以建立垂直领导的司法体制作为改革目标,推进司法改革,确保司法机关能够不受干扰独立办案。外部监督,一要鼓励民主党派人士积极参政议政;二要根据“便利、安全、有效”的原则,通过立法程序出台《群众监督条例》,明确监督人的权利、义务、应负的法律责任及对监督人打击报复应追究的纪律和刑事责任等,同时,完善政务公开、信访举报、特邀监察员、公开听证等相关制度,不断规范监督行为,提高群众监督水准;三要引导公共舆论参与监督,积极探索网络反腐,通过网络平台对党和政府的权力进行快捷、高效监督。

3.加大权力监督力度,加强对权力运行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实践证明,有实权、有特权的部门和行业,往往是大面积腐败易发多发的领域。因此,针对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情况,在坚决查处其中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总结带有普遍性、规律性问题,加强专项治理。在某些容易诱发腐败行为的决策、审批、人事任免、财务管理环节内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推行阳光行政。坚持和完善“三重一大”制度,即凡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并进行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4.科学严密设计制度,切实增强权力监督效果。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监督,尤其是对“一把手”权力监控要取得实质性效果,科学的监督制约制度建设是保障。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行政审批收费、工程项目建设、经营性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科学严密设计监督制度,做到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注重制度的系统配套又要注重细节设计,既要明确激励措施又要明确操作性的处置办法,切实增强制度的刚性,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推动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

5.健全权力监督体系,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网络。对权力的监督应是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要把群众监督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等其他监督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制度建设监督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各监督形式优势的基础上,使各种监督形式互相补充、协同作战,形成一个系统严密、立体式的监督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有效地遏制腐败。

(作者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新闻推荐

韦众乐:有一双“识贼”的慧眼本报记者 高东风 通讯员 冉志红

他只有166厘米的身高,与影视剧里擒贼英雄的高大形象相比有些“误差”,但他做保卫工作7年来,亲手现场捉获并扭送到派出所的窃贼就有近20名,发现并及时制止偷...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谈权力监督□ 罗宝益)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