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县城小广场变成夜市摊。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小广场是该县为数不多的休闲广场之一。由于城区土地紧缺,在开展县庆活动以及城区市容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环江把小广场让给了开夜市摊的经营户,变成了“宵夜场”,且广场附近又没建有公共厕所,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当地市民颇有怨言。
近日,网友“郊区农民”在河池网网络问政专区发帖反映,环江小广场变成了夜市摊,又没有公共厕所,附近原有的一个“茅房”破小、脏臭。而距离广场不到100米处的一个公厕现在又成为洗车场。每晚来这小广场吃宵夜的人很多,尿急时,大多数人都直接排到河提上,臭气熏天,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网友质疑,居民用于休闲的广场变成“宵夜场”,有关部门应整治。同时,广场附近应增设公共厕所。
3月29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广场被分成为两个部分,靠江滨公寓这部分被人用钢管及钢线圈起来,内架有小朋友玩耍的滑滑梯、木马等大型玩具;而广场的另一侧是商铺混居林立,一个个钢架子撑起的蓝色帐篷演绎着夜市的喧哗,地板上油迹斑斑。“广场不该变成宵夜场,城区休闲的地方太少了。”家住江滨公寓的韦先生如是说,修建广场是给市民健身、散步、休闲的地方,城区只有大小两个广场,如今这个广场变成这个样子,实在是不应该。自从这里变成夜市后,周边环境影响很大,油烟呛鼻、夜深划拳声让人心情烦躁,广场前河堤栏杆尿迹斑斑,有关部门应该管一管,并在广场附近增设公共厕所,方便居民解决内急,消除乱拉尿的不文明行为。
据环江县住建局办公室主任廖蕴雄介绍,小广场所在地位置原先是一块闲置地,2002年城市建设规划为小广场用地,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市民散步、休闲。该广场占地面积约为4500平方米,2006年开始铺设广场地板花阶砖。2007年,为了迎接县庆,全县在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把街道两旁的小吃摊点集中到小广场统一经营。县庆期间,小广场成了环江“五香”美食聚集地。从那时起,全县考虑到城区土地紧缺,再加上已经建成一个占地面积46600平方米,总投资4000多万元的民族文化广场,也就保留了该广场上的美食经营摊点。从此,该处夜市也就纳入统一管理,成了许可经营。
廖蕴雄还称,针对网友提出在该广场附近设公厕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住建部门的重视,住建部门近日已经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力争在该处添设移动环保公厕一个。另外,距离小广场约100米处的公共厕所,是一座全天候免费对外开放的公厕,已交由环卫工人进行管理,为便于县城区保洁工作,环卫管理人员利用公厕前的空地对县城区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车辆进行清洗,这不影响市民出入公厕。
新闻推荐
环江讯 近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组织召开全县重点扶持新增10家产值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暨增加财税收入工作动员大会,这是该县推动工业发展、突出转型...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