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覃楚芳
通讯员
梁玉霖)经过近半年的修复施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镇至下南乡公路岩龙坍塌路段目前修建成为一条泥沙路,进入试运行通车阶段。
近日,据环江县交通局透露,试通车后,待路基稳固,这条泥沙路将铺成水泥路,届时,此路段将变得比以前更安全、稳定性更好。
去年3月21日,环江水源镇至下南乡岩龙路段发生坍塌,一条长约100米的水泥公路被拦腰截断,路面的排水沟也一并被填埋,岩石开裂,随时可能再次坍塌,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本报2011年10月10日曾做过报道。)
道路塌方后,当地群众只能靠塌方处踩出的一条“羊肠小道”出行,过往车辆绕道行驶,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因修复资金一时未到位,塌方路段半年未获得修复,曾一度引起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日前,环江县交通局党组书记韦广献告诉记者,去年11月20日,该塌方路段开始正式投入修复,项目共投入资金74.5万元,把路基由原来的6.5米扩展到8米。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日前,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在反映曾馥平同志先进事迹的中央创先争优活动第2077期简报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广泛宣传曾...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