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意义非常重大。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党风廉政建设,笔者结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环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践
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世居有毛南族、壮族、瑶族、苗族、水族等13个民族,在近38万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0%以上。几年来,环江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1)在丰富教育形式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2008年以来,采用党委中心组学习、廉政报告会、廉政知识讲座、理论研讨会等形式先后组织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等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设廉政教育专栏、进行典型案例剖析、举办廉政书画展等反腐倡廉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近几年来,全县处级领导干部、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没有发生违纪违法行为。
(2)在完善规章制度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廉政制度,构筑“防火墙”。通过建立健全对公共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监督制约的机制,建立同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及以政务公开为主的办事公开制度,增强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勤政廉政的意识。二是制定《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管理办法》,不断提高全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政履职意识。三是推行“乡财县管”制度,对乡镇收支行为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规范了乡镇财务收支行为。
(3)在推行权力“阳光”运行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大力推行“阳光”政务。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的40个单位530个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电子网络监控系统,实现县、市、区三级联网全过程监控,克服“一支笔审批”和权力寻租行为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据统计,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全县共有115565笔审批业务接受电子监察监控,审批事项办结率达99.8%,群众评议平均满意度达99.93%。二是大力推行药品及医用耗材“阳光”招标集中采购。通过规范医疗服务机构的药品及医用耗材的采购,使药品采购环节中发生的收受回扣、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偏高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的遏制。三是大力推行“阳光”选人用人。2011年在乡镇换届工作中,推行
“两推荐”、“四票决”方式,面向全县公开推荐12个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人选,公推2个乡镇的人大副主席职位,使一批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在全县公安系统拿出46个正职领导职位、38个副职领导职位以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职位人选,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4)在发挥监督作用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监督方式上,采取突出事前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各种监督形式有机结合;在监督对象上,突出对党政领导和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党员干部的监督;在监督内容上,突出对用权、管财、掌物等关键环节的监督,保证权力行使公平、公正、公开。同时,在抓监督运行过程中,还运用公开承诺、意见征询、聘请监督员等方式,有效促进政风行风好转。
(5)在发挥惩戒功能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环江在案件查办工作中注意把准政策,宽严相济,区别对待。据统计,从2008年至2011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收到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357件(次),其中立案82件,结案80件,给予党纪处分57人,政纪处分25人,挽回经济损失约450万元。通过查办案件,依纪依法处分一些党员干部,同时教育、挽救一批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作用。
二、目前环江党风廉政
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受到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制约,党风廉政建设同样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
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一些部门和单位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对党员干部疏于教育、管理和监督,对身边发生的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视而不见,任其泛滥,使一些党员干部走上了违法违纪甚至犯罪的道路。
2.制度执行不力。对于一些应公开的政务以及重大事项不能及时公开或不公开,群众想监督又不能监督,给一些党员干部钻了监督不畅的空子,导致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3.惩处和处罚不力。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公共权力等出现职责不明确,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等一些不廉洁行为依然存在。有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造成惩治不严、查处乏力,影响社会稳定。
三、今后环江开展党风
廉政建设工作的思考
1.在强化思想教育上下工夫。一是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要把领导干部作为重点教育对象,科学制定学习教育内容,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念、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廉洁履职意识。二是创新教育载体,增强实效性。依托各种媒体开设廉政教育专栏、进行典型案例剖析,开展典型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采取专题学习培训、网上自学、法规解读等形式,落实领导干部定期培训制度,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三是弘扬主题,增强趣味性。经常性地举办反腐倡廉成果展览、廉政报告、知识竞赛、廉政山歌竞赛、廉政论文评选、现身说法等形式,不断营造党员干部廉洁从政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2.在制度的创新和执行力上下工夫。对党员干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对制度要不断创新和深化,力求做到本地化、具体化,增加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着力消除工作盲点和薄弱环节,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要在不同的时期列出不同的重点,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同时,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及时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修订完善原有的制度规定。同时,整体谋划和有机整合,强化对党员干部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逐步形成全方位的有效监督形式,防止党员干部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的发生,努力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火墙”。
3.在惩治和预防上下工夫。要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公共权力等方面,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打招呼,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是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加大对工程建设领域督促检查工作力度,深入治理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以及拖欠建设工程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强化医药监管,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加强对农村扶贫、救济、优抚等款物的监督管理。二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坚决制止在财务管理、宅基地审批、惠农补贴、土地承包等过程中发生的暗箱操作、以权谋私。对涉及领导干部工作失职渎职,导致“豆腐渣”工程、“政绩工程”的行为,要从严查处。三是加强案件查办惩处力度,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既要运用纪律处分手段,还要善于运用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责令辞职、免职等组织处理手段,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履行职责,防止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作者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新闻推荐
网友“QJL8848”: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城桥东路原菜园街(现西二巷)水泥路修好已有一年多了,但一直未安装路灯。群众夜间行走总提心吊胆的,怕被抢劫,毫无安全感可...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