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向明(右二)到广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视察调研。 韦继辉摄
“市委提出的‘打造生态新秀\’,是对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领会与实践。环江要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首先就是要打好‘生态\’这张牌,带动全县发展。”面对记者采访,中共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委员会书记蒋向明开宗明义,直指环江以生态谋发展,齐俱天时、地利、人和之条件与优势。
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通过评审
据悉,11月23日,“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环江提名地申报材料”业已通过专家组评审。专家组认为,环江以木论为代表的喀斯特发育典型,景观资源丰富,生态保护完好,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同。
“自然遗产提名地全国少有,广西唯一。”蒋向明说,这对于发展中的环江而言,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十八大报告专门辟出一个章节,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未来勾画出一个天蓝、地绿、水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这是十八大报告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中的一大亮点。河池市委审时度势,打造生态新秀,志在提升河池发展空间,与环江的实际情况悄然吻合。而提名地通过评审日,正当十八大闭幕、河池市委提出“打造生态新秀”之时,正可谓“天时”。
根植生态打造河池卫星城
2011年环江GDP创历史新高,达36.75亿元,今年受镉污染事件影响,预计仅有30余亿元……谈及环江当前遇到的系列困难之后,蒋向明话锋一转说:“根据‘地利\’因素,环江的定位,就是河池城区的卫星城。这也是历届四家班子认定的目标,我们争取实现这个目标,建成宜居宜商的‘飘香环江\’。”
环江是林业大县,但根据往年的数据来看,林业方面的收入仅占整个财政收入的5%。所以,环江有意识地依托林业资源,做大林产品加工业,突破困局。目前,基本完成了林木业重组工作,把113家木材加工厂重组为5家木材加工企业。按照规划,环江将培育包括木材加工业在内的10家大型企业,他们的年产值将在2000万元以上。通过这些企业带动,环江将形成以林产品为主的商业圈,从而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如果环江至东江的二级公路打通,从这儿到河池城区,就是20公里的距离。”蒋向明说,环江作为河池城区的“后花园”,再也合适不过。站在县委、县政府大门前,蒋向明的目光越过环江河,落在对岸,按照他的说法,目前还是一片荒地的河西岸,将兴起一座新城区。
“作为全国绿化模范县,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搞好城镇化建设,实现市委提出的‘建设城乡新貌\’。”蒋向明说,环江的城镇建设,务必与木论自然保护区、九万山自然保护区、文雅天坑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结合起来,构建爱山、龙门、禾仓等系列森林公园,完善城市生态绿化体系,不断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和环境资源配置。打造一座宜居宜商的功能型城市,是环江突破当前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标和方向。
(下转第八版)
新闻推荐
环江讯 今年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国税局通过完善岗责制度、健全稽查执法标准、完善“四大风险”防控机制等措施,使税收工作实现质量提升。 &nb...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