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更是意义深远、作用巨大。下面,笔者就廉政文化进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谈些粗浅看法。
一、廉政文化进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廉政文化在农村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导致个别人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许多农民和部分农村干部对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意义、目的及其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狭隘地认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应该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在农村搞廉政文化建设是舍本逐末。有了这些思想,广大农民及农村干部就忽视了廉政文化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廉政文化建设不予以理解和支持。
(二)农村廉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资金保障。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经济支撑,许多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造成廉政文化进农村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结合不足。目前有的乡村还未建立文化站、图书室、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一些有益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较少。
(三)廉政文化进农村内容不够丰富,形式单一,没有突出廉政文化主题。农村群众需要的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又通俗易懂的廉政文化,但目前廉政文化进农村,往往仅仅是悬挂廉政标语、送几场廉政戏和电影等,内容老化、形式单一,没有把廉政文化建设同当地的特点结合起来,构建别具特色的廉政文化亮点和特色。
二、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配套农村文化硬件设施。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要有足够的财力保障。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建立财政拨款、基层单位自筹、社会各方面赞助的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经费筹措机制,解决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资金欠缺问题。
(二)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廉政文化内容。要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寓教于乐,使廉政文化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增强影响力和吸引力,走进千家万户。一是成立廉政文化宣讲团,深入到乡村进行巡回宣讲,让廉政文化在农村党员群众中入脑、入心,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利用春节、“七一”、国庆节等节日,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将党风廉政方面的书籍、资料、报刊和电教片等送到农村,进一步充实农村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的内容,使廉政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三是发挥农村远程教育平台作用。组织农村党员群众观看先进事迹及教育警示电影、录像、光碟等,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广泛传播廉政文化。四是善于挖掘资源。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如村务公开栏、黑板报等,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活动。五是将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与现代信息相融合。在节假日利用手机短信向农村党员和群众发送内涵丰富的廉政文化短信温馨警语。
(三)
将廉政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发展。在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中,力求雅俗共赏,要合理发展和创新反映地方风貌、民族风情的特色民族文化,将党风廉政知识融入其中,让干部群众在感受浓郁民族文化中受到廉政教育,提升廉政文化的亲和力。
(四)建立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的长效机制。廉政文化进农村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将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与经济工作一起统筹安排,形成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二是增强责任意识,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变“不时抓”为“经常抓”,确保责任落实。
廉政文化进农村是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结合农村实际,丰富内容,不断创新,让廉政文化的金色种子撒遍农村大地,在农村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和“人人思廉,全民助廉”的廉政建设新格局,构建起一个团结、和睦、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
新闻推荐
环江讯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少妇蒙某,以假名并谎称自己是寡妇与人交往进行诈骗。日前,蒙某被环江县人民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并处...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