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何海珍把丈夫抱上轮椅推到屋外晒太阳。雨天不能到屋外活动在床上躺久了容易生褥疮,何海珍就定时为他翻身擦洗。
32年,不离不弃瘫痪在床的丈夫,就算两个儿子先后去世,她依然坚守在丈夫的身边,给予丈夫无微不至的照顾。这就是何海珍,一位普通的女人,用32年的时间弹凑的“爱的真谛”。
32年前,原红茂矿务局朝阳矿职工兰汉民在一次作业中,不幸被顶板塌下来的石头砸对腰部,造成伤残,一个5口之家瞬间就失去了顶梁柱。但是,兰汉民的妻子何海珍没有嫌弃,她既要照料丈夫,又要抚儿养女,并把3个子女抚养成人。然而,就在一家人刚刚从困境中走了过来,两个儿子又先后过世,痛失儿子的何海珍虽然承受了别人无法承受之痛,但她依然把丈夫照顾得满面红光。
何海珍老家在陆川县,丈夫兰汉民是原红茂矿务局朝阳矿职工。
1981年9月21日这天对于何海珍来说,这辈子她永远都无法忘记。这天正是她第3个孩子(女儿)出生的第3天,这天下午,她家人发电报给丈夫,叫丈夫请假回家照顾正在坐月子的她,谁知,就在同一时刻,家人接到矿里发来电报说丈夫重伤住院,叫她立即前来照顾丈夫。
看着电文,何海珍心急如焚,但她却无法前去照顾丈夫。除了她本身正坐月之外,家里还有两个儿子,老大7岁,先天性肢体残疾,老二4岁,患地中海贫血,他们都需要她照顾。
女儿刚满月,何海珍便带着儿子从400多公里外的陆川老家赶到原红茂矿务局红山医院,医生告诉她,经医院救治,她丈夫虽然保住了性命,但由于顶板的埋压,致使他胸椎压缩性骨折和左胫腓骨复合性骨折,导致高位截瘫,终身残疾,大小便失禁,生活起居无法自理。
抚摸着怀里嚎嚎待乳的女儿,凝视绕在膝下的两个年幼的儿子,看着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丈夫,28岁的何海珍以一个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一个妻子对丈夫的责任感,毅然挺起腰杆挑起照顾一家5口的生活重担。
每天她起早贪黑照顾好两个儿子后,背着女儿穿梭在病房里,为丈夫接大小便,洗脸擦身喂饭。冬天饭菜容易凉,她就把小火锅搬到丈夫床前,一口饭一羹汤地喂。冷了,她给丈夫买来取暖器,晴天,她把丈夫抱上轮椅推到屋外晒太阳。雨天不能到屋外活动在床上躺久了容易生褥疮,何海珍就定时为他翻身擦洗。
因为丈夫身体伤残不能吃蛋类和鱼类食品,何海珍就用猪、鸡、鸭等肉类和蔬菜为他调理伙食,由于她精心调理,使兰汉民多年来一日三餐保持正常的饭量。
然而,长时间的操心和劳累,何海珍不堪负重。有好心人劝她另找他人过日子,都被她婉言谢绝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1995年12月,22岁的残疾儿子因突发急病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二儿子和女儿就成了他们夫妇唯一的精神依托。可是祸不单行,2004年6月的一天,下午还吃3碗稀饭的二儿子傍晚突然病情恶化,上吐下泻,高烧不退,手脚酸软,何海珍立即背他到红山医院治疗。经过一夜的抢救,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二儿子年仅27岁年轻的生命。
何海珍夫妇悲痛欲绝,伤心的泪水勾起了她对儿子太多的回忆:儿子虽然身体有病,不能做体力活,但他聪明乖巧,自己学会了修理家用电器,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每次她走进儿子的房间看到儿子的遗物,她都偷偷流下了眼泪。每每这时,她不能让丈夫知道她在流泪。在丈夫面前,她都表现得很坚强。
女人的心柔如水。尽管何海珍再如何表现坚强,也无法掩饰脆弱的一面。兰汉民知道,晚年丧子妻子也是和他一样有切肤之痛的,只是妻子不想让他知道罢了。于是,瘫痪在床的他坚持锻炼臂力,最终学会了自己拿筷子吃饭。
两个儿子先后去世之后,何海珍的精神支柱就是丈夫和女儿。这一家不能没有她,没有了她,家里就无法运转。
每天她安顿好丈夫之后,就到附近的煤矿打零工,虽然每天她都累得身子都要散架了,但她都坚持着。
2000年,女儿兰玉梅高中毕业后考上广西大学农学院,每年6000元的学费对一个特困家庭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她打零工得的钱也不能凑足女儿学费和生活费。看到女儿求学心切,何海珍横下一条心,向老家的亲戚借。自己除了保证必要生活开支外,从不乱花一分钱。为了节约开支,住在原朝阳矿时,她都坚时自己种青菜。
为了让女儿读完大学,何海珍背了一身债务。女儿毕业后,和母亲一起,经过近10年打拼,她们还清了所有债务。2012年12月,随着政府对矿区回迁居民安置政策的落实,何海珍一家从原红茂矿务局朝阳矿的砖瓦平房搬迁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红阳社区洛阳镇集中安置,一家人生活慢慢好了起来。
32年过去了,当年刚满月的女儿兰玉梅如今已经成家养育了后代,何海珍也从28岁的少妇变成了年近花甲的婆婆,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太深太深的烙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为把党的十八大、全国“两会”精神及各项惠民政策送到基层,市委办干部分头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环界村、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乡同合...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