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五大工程推进年”活动,按照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党委提出的“工业富县”发展目标。结合环江实际,决定调整全县工业发展布局,推行“一园二带三区”工业发展思路,到2015年,全县工业经济对GDP发展的贡献率超过50%,工业经济实现“两个翻番”,即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是2010年19.97亿元的翻番;实现税金3亿元,是2010年1.47亿元的翻番。为全县工业快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实施“一园二带三区”发展新布局的工作举措
(一)合力推动“一园”发展。
坚持走“市县共建,柳来河对接”的道路,抓住金城江-环江沿河公路建设和修通的机遇,合力推动“河池·环江工业园区”发展。一是以远丰公司、江缘公司、凯喜雅公司、双宫丝工艺厂、丰林公司、森源木业、锦林木业、彼得木业、佳禾木业等企业为骨干企业,在园区内形成以茧丝绸产业、木材加工产业、糖业循环经济、五香食品加工等农林产品、特色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二是以建设环江火电厂为主要目标,以电矿产业、农林产品加工为基础,壮大园区产业规模;三是完善水、电、路网配套功能,承接“柳来河”和东部产业转移。力争到2015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5%,实现税金1.5亿元以上,占全部工业税金的50%。
(二)全力推动“两带”形成。
沿思恩、洛阳、驯乐一带,提质改造传统工业企业,加快推进红山三家煤业公司和雅京矿业公司的煤矿机械化改造步伐,到2015年煤炭产量达到78万吨:大力实施以北山公司、金泰公司、锌源公司等有色金属企业重组整合和富鑫公司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新型工业经济带”;以大才、思恩、洛阳、川山为中轴,大安和长美、水源和下南互为两翼,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扩大规模,建设以粮、蔗、桑、林、果、核桃、红心柚等大宗种植业为依托,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到2015年甘蔗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占全县甘蔗总面积的95%;桑树种植面积达16万亩以上,占全县桑园总面积的90%;速生桉树林种植面积达30万亩以上,占全县桉树总面积的80%;核桃种植要形成规模,形成“现代农业产业带”。
(三)加快“三区”建设步伐。
一是以东兴为中心,辐射明伦、龙岩,以农、林、药等特色资源为依托,以顺利木业公司、恒顺木业公司、九万大山香猪加工厂、绿宝香猪加工厂、兴旺香猪加工厂等骨干企业为主体,大力发展林产加工、五香食品加工业和特色药材产业,加快“特色产业集中区”建设步伐。
二是以华山为中心,辐射永安、雅脉,以林木资源为依托,以宏祥木业公司、华盛木业公司等企业为骨干,加快“华山林产加工区”建设步伐。
三是以都川为中心,以金泰都川冶炼厂、原都川水泥厂为骨干,以整合矿山资源、扩大选厂规模、完善冶炼配套、延伸精锌加工为方向,力争到2015年把都川打造成“采-选-冶”为主、新型建材为辅的“有色金属新型加工区”。
二、实施“一园二带三区”发展新布局的主要任务
(一)着重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1.打造战略新兴产业。一是做大做优做强蔗糖、茧丝绸、林产品加工等新兴支柱产业,重点发展优质糖、优质白厂丝、真丝家纺、高端木制品等新产品;二是以优质饮用水资源和毛南民俗文化为依托,培育发展高端优质饮用水产业,加快发展毛南民族特色酒,适时开发保健酒、果酒;三是大力开发北部风力发电项目,打造出广西特色的风力发电产业基地;四是发挥全县特有的天然药材等优势特色资源,重点发展养生、保健等生命健康产业;五是积极和“柳来河”工业对接,发挥专利型农用机械的优势,加快形成新的机械加工产业;六是大力发展混凝土产业,继续扶持润峰混凝土公司、永昌混凝土公司做大规模,上档进位。
2.做大做优五香食品加工业。引导规范香猪、菜牛、香米、香鸭、香菌等五香食品加工业,通过重组整合和改造提质,加快向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力争尽快形成产业化。
3.升级有色金属产业。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完成北山公司、金泰公司、锌源公司的兼并重组和整合改造,重点延伸精锌加工、硫化工产业链、有色金属固废利用等,打造有色金属精锌加工和有色金属尾矿综合利用示范企业。
4.做强林产加工业。进一步加大林产加工业“双十”工程的实施力度,重点支持森源木业、锦林木业、佳和木业、彼得木业、宏祥木业、华盛木业、丰合木业、顺利木业、怛顺木业、友林木业、清晰木业、生物质颗粒燃料厂等企业,努力打造知名品牌。
5.壮大茧丝绸产业。加快构建“桑蚕-优质白厂丝-高档真丝家纺”等一体化的茧丝加工新体系,努力把环江打造成“中国优质白厂丝基地县”。
6.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以建设“有色金属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林产加工行业、茧丝绸产业、糖业生产等循环经济为抓手,引导产业链向精深延伸,实现环江工业的增量提质和增效。
(二)着力加强农林产品工业基地建设。
1.稳步推进糖蔗基地建设。从2013年开始,在原有糖蔗面积基础上,每年扩种甘蔗2万亩,确保2015年甘蔗种植总面积稳定在16万亩,良种种植覆盖率达95%,产量达65万吨。
2.稳步推进桑蚕优质原料茧基地建设。从2013年开始,在原有桑园面积的基础上,每年再扩种桑园面积1万亩以上,2015年桑园面积稳定在18万亩,产茧38万担。
3.大力推进商品原料林基地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对低产林的改造力度,到2015年要全面完成工业原料林改造任务,实现商品林下一轮伐期活立木蓄积量由2012年的400万立方米增加到500万立方米。
4.加快推进五香食品种养基地建设。按照“北香南牛中特”的发展布局,扩大香猪、菜牛、香糯、香粳、香鸭、香菌和食用菌等特色食品的种植规模,到2015年实现香猪年出栏100万头,菜牛年出栏100万头,食用菌年加工量1万吨,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
(三)着力推进项目建设。
1.认真谋划项目建设。围绕传统产业、农林产品加工业和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储备一批重点产业发展项目。
2.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发挥四家班子领导成员对项目建设的指导、协调、服务、决策作用,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2013年力争年产50万吨白丹喀斯特生态饮用水、25万吨瓶装饮用水、34组自动缫丝机项目、2万立方米多层实木复合地板、3万头香猪、林矿产品信息化监管服务系统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力争木制工艺品建设项目、灵芝饮料生产项目、北茧草工厂化生产项目、核桃粉加工项目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全力推进在建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厂项目、云耳加工项目、真丝家纺生产项目等一批项目的建设进度。实现重大项目在产业振兴和拉动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作者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韦学铖
通讯员
吕纳
摄影报道)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积极推进“阳光惠农”工作,强农惠农政策宣传覆盖全县约35万农村人...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