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磊(中)到基层调查了解民情。
“如果没有第一书记,我们村的人畜饮水项目和屯级公路建设不知道何时才能启动,何时才能完成。”提到“第一书记”时,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镇中涧村党总支书记韦承额这样说道。
韦承额所说的“第一书记”,就是河池市直属机关工委副调研员、组织部部长银磊。
环江县水源镇中涧村位于水源镇东大门,距离环江县城区13公里,距离水源镇政府6公里。全村共998户、3522人。去年3月,按照市委统一部署,银磊被选派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
初来乍到,银磊用2个多月的时间,对村里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查研究。
在调查走访中,银磊对村里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贫困状况等多个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于是,他开始和其他村干部逐一解决村民最迫切最盼望解决的问题。2012年6月份,为解决中涧村交通不便和人畜饮水问题,银磊带着村组干到自治区有关部门“化缘”,为村里争取项目和资金。
“那时候,我们为了争取到资金,几乎是一两个星期就跑一趟相关部门,该说的好话都说了,该想的法子都想了。”银磊说,经多方努力,他终于为村里争取到自治区财政厅和有关部门指定拨给中涧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多万元,人畜饮水项目资金30多万元。
争取到资金后,银磊和村干部们再三商量,便将40万元的资金投入到平里屯公路建设,而另外的30万元则投入到塘草、平里、才胜等屯的挖水井建水池工程。如今,在银磊和村干部的努力下,平里屯已实现户户通2.5米宽的水泥硬化路面;而塘草、平里、才胜等屯也实现了一年四季用上干净健康水的梦想。
解决了道路建设、饮水工程两大难题,银磊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下。可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作为“第一书记”,银磊丝毫不敢松懈。
中涧村属丘陵地貌,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可全村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产值不高。为解决此问题,银磊辗转反侧,日夜思考,最终他把出发点立在加大对糖料蔗、桑蚕业的培育,逐步把这两种产业变成村级主导产业。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当时,中涧村的村民们看到甘蔗产量低、效益不明显,都不愿意种植甘蔗或扩大种植面积。为了激起村民种植甘蔗的热情,银磊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将村民召集来开动员大会,对于思想比较僵化的村民,银磊则逐一上门做思想工作,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之后他又找来糖厂的技术人员给村民做技术指导,并在村里举办培训班。
如今,中涧村的糖料蔗面积已达3586亩去年总产量12000多吨,总产值600多万元。而在种桑养蚕产业方面,银磊也费尽心思,如今,全村种桑4556亩,养蚕产茧总产量达600多吨,总产值1900多万元。目前,仅两项产业就实现农民人均收入6000多元。
村民的收入增加了,可银磊深深地意识到,工作不能就此停下来,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他还有许多工作没做到位。
“我会在我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村民办实事,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
新闻推荐
环江讯 今年清明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不少群众去扫墓时,都带着一只旧铁桶,以为是哪家人士新发明的“迷信招数”,经询问,原来是用桶烧纸钱放炮以防火灾的...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