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韦学铖)
5月28日下午,黄洋微笑着走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府办公室,打开手中盖着大红印章的授权书,正在等待消息的网友们发出了欢呼声。至此,由环江政府相关部门连续主办、承办了5年的“分龙节”,现在已经明确由以黄洋为“群主”的“环江休闲娱乐群”网络团队承办。
团队综合能力获得认可
据悉,“环江休闲娱乐群”成立于2008年。“当时没有什么想法,主要是方便召集网友游山玩水。”黄洋表示,建立这个QQ群的目的是“吃喝玩乐”,发布聚会消息可以“省电话费”。
黄洋系环江“土著”,他的网名叫“老三”,因为他在家里兄弟中排列第三,从小到大,街坊均以“老三”称之。“老三”生性豪爽,喜欢结交朋友,在网络上颇有人脉,各地网友慕名“进群”。4年之后,因QQ群爆满,他又开设了一个“二群”。
“一是自己年纪增大,人生观有所转变,从内心想追求健康一点的生活方式;二是在一些网友的影响下,也想尽一点社会责任。”黄洋说,网友聚会活动地点,慢慢从酒桌转往青山绿水,网友活动关注的内容,也从单纯的“吃喝玩乐”转向对整个社会的关注。“环江休闲娱乐群”屡次发起、举行的“救灾”、“助学”等公益活动,并在河池网等网站发布帖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个网络团队进入了环江政府官员的视野。
近日,黄洋带着集体创作的策划方案,参与承办环江“分龙节”竞标。基于该团队在往年“分龙节”组织节目、联络外地网友、派出志愿者参与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获得活动承办权。
公共文化引入民间力量
“民间文化源于民间,起于民间,所以,各种与民间文化相关的节庆活动,应该交由民间力量操办。”环江县政协科教文卫委主任、环江民族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分龙节”组委会成员之一、作家谭自安表示,分龙节是毛南人在夏至后进行的祈福活动,现在已经发展成环江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交由民间力量操办更为合适。
有知情者表示,允许民间力量进入公共文化领域,可以促成政府部门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让政府部门从繁琐的具体操办文化事务中解脱出来,着力建立文化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新格局,更容易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
“我们只负责大方向,确保整个活动不出问题,至于活动节目,怎么精彩你们就怎么做。”环江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谭海路在颁发授权书时表示,给黄洋和他的伙伴们一个足够大的舞台。
首次吃螃蟹且看如何出彩
依照往年“分龙节”的经验,祈福仪式、狂欢之夜、龙舟大赛等几个环节,聚集环江各族群众、各地游客上万人,一个地方的网络团队如何应对这个“大场面”?
“整个活动,从策划、宣传、招商,到活动现场调控、工作人员调度,再到善后工作等各个环节,都有‘靠谱\’的网友在负责。”黄洋说,除了部分工作需要到现场外,很多事情都在QQ上协调解决,“运筹帷幄,决胜于QQ之上”。
“各种大大小小的策划方案的讨论,都是群里讨论决定的,大家都很积极,创意满天飞。我们根据主办方的要求和精神,选取了部分可操作性强,又符合‘分龙节\’民族特色的创意和节目。”黄洋表示,原来认为难度最大的工作是招商,但也是网友帮忙解决了。至于宣传,更是小菜一碟,“鼠标一点,轻松转发”。
“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许跟比较随意的网友活动有所不同。我们组委会还要参与节目审查、部门协调等工作,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谭自安表示,这个网络团队经过实战检验合格,组委会才能“完全放手”。
两周之后,“分龙节”将如期举行,读者们在关注“分龙节”的同时,也将见证黄洋和他们团队的能力。不管如何,都不影响这事成为河池网络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
新闻推荐
环江讯
5月28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府纠风办聘请的20名县级政风行风社会监督评议员正式上岗。此次受聘的评议员包括无党派...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