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作为科学知识的宝库,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建设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提供了一个教育的平台,还担负着宣扬和谐社会精神的重要作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化的普及,改善、创新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服务成了当务之急。
一、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聚居集中,但教育、科技、文化、经济相对落后。加大力度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提供知识,传递信息。在少数民族地区,信息科技还不发达,图书馆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自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建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也得到了完善和充实,新增很多工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知识书籍,这对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提供教育服务。社会教育作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一直以来都深受重视,而图书馆担负着一定的社会教育职能,并不能被学校教育所取代的。少数民族群众通过在图书馆的学习,可以受到更多层次、全方位、个性化、多形式的教育,并且不受年龄地域的限制。
二、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途径
提供网络化信息服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信息传递更快更便捷,人们沟通和交流效率更高。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化能提供多样化的检索方式,帮助人们全面、准确、及时的获取想要的信息,较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此外,图书馆的网络化以后,还打破了服务地域的限制,使得想要读书的群众,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登录该图书馆的网站,就能获取到想要的资源,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范围和对象。数字图书馆还可以提供网上数据传送的功能,以邮件、光盘等形式将图书信息发送给群众,扩大了信息资源量,丰富了图书的内容。
开设读者服务部门。读者服务部是针对读者的需求而设立的部门,它能帮助读者解决在图书查找中、阅读中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就图书馆的管理员来说,要提高其文化素质,为其提供培训机会,使其能够掌握网络新技术,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改正他们在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实行奖惩制度。就读者来说,图书馆要以读者为中心,主动与读者联系,了解他们想要读的书目、资料、期刊等,并及时引进。此外,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引进能帮助地方生产发展的技术类书籍,帮助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意识能力和生活水平。
增加馆藏,与时俱进。目前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面临主要困难是图书馆规模太小,馆藏不丰富,缺少很多必要的书籍,并且很多信息书籍已经陈旧,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适当扩大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规模,增加馆藏,增加图书种类,无论是纸质资源或电子资源,都要进定期更新,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开展宣传活动,鼓励读书学习。据一项研究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年阅读图书仅为4.5本,远远低于以色列的64本,俄罗斯的55本,日本的40本。当今社会,人们随着读书量的减少,生活变得越来越浮躁,素质也越来越低下。因此,要大力宣传读书,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呼吁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图书馆,吸引他们进入图书馆学习。此外,图书馆还可以与周边的企业、部队、学校、单位等合作,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方便人们享受图书服务。
扩展“声讯”服务,变“静”为“动”。开展创新服务,建立“声讯”模式的图书馆,将服务对象扩大,让不识字的人也能看书。通过扩展图像信息、音响信息等服务,帮助那些不识字的群体进行学习。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形势发展,让图书馆“动”起来,建立流动式的读书站点,让图书服务主动走向群众。
三、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服务创新,必须以本地的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现状和特点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开展,借助现代新理念、新技术,努力打造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服务平台。新形势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充当起储藏保存图书、提供图书借还只是基础功能,更重要的还要担负起宣传思想、更新观念的职责。因此,创新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服务模式,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素质、加快地方和谐社会建设步伐、推动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图书馆)
新闻推荐
环江讯
6月27日12时许,忙了一个上午、正准备下班回家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蒙壮强,在该局大门前看到一对夫妇正在焦急地商量着什么...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