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讯
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不断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全力抓好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人民群众创造出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狠抓“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今年以来,先后完成山上造林5.6万亩,义务植树70多万株,村屯绿化38个自然屯,千万珍贵树种送农家活动赠送各类珍贵树种13万多株。如今,全县有林面积30.13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021.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7.12%,拥有木论喀斯特自然保护区和九万山自然保护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的称号名副其实,越叫越响亮。
环江利用本地丰富的桑枝资源,采用“公司+基地+农户+订单”模式,打造和发展桑枝云耳食用菌产业,通过示范带动、科技推动,推进其他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目前,云耳这一生态农产品,已悄然成为毛南山乡餐饮宠儿和送礼佳品。2012年,全县食用菌栽培总面积140万平方米,总产量1.75万吨,总产值1.45亿元,荣膺“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强县”称号。2013年,预计栽培总面积达160万平方米,总产量达1.9万吨,总产值达1.9亿元。同时,传统生态农业稳步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16.77万亩,蚕农售茧收入2.69亿元;糖蔗面积13.5万亩,原料蔗产量44.4万吨,农民种蔗收入2.09亿元;新种红心香柚等特色水果1.1万亩,新种面积创历年新高。目前,全县水果总面积达13.2万亩。
2008年起,环江开始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选择石漠化严重且集中连片的下南乡古周、水源镇三才等6个小流域作为治理试点,分别采用“山上封+山间草+村边树+村上牛”、“绿苍山+沼桑田+陌交通”、“林—草”等模式,给予科学治理。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871万元,先后治理岩溶面积218.1平方公里;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人工种草9367.8公顷;修建引水渠、排涝沟、拦山沟、排灌沟渠2.2万米。目前,治理区域至少新增林地面积64.2公顷,新增封山育林面积8762.2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6.5个百分点,治理效果突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现在的古周,真是旧貌换新颜了!”这是人们对下南乡古周村生态环境华丽转身的由衷感叹。以前的古周,生态环境差,石漠化严重。现在,满目苍翠,绿意盎然,几乎找不到石漠化痕迹。
同时,环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涌现出琼园山庄、冰绿岛山庄等一批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吸引无数游客前来休闲娱乐,生意越来越红火。而牛角寨瀑布群、文雅天坑群、长美山高水长等大型生态旅游景区,更成为各地驴友、摄友览胜探奇的首选。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生态旅游吸引游客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
当前,木论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正进入冲刺阶段。今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受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环江木论喀斯特自然保护区名列其中。目前,该县正倾力抓好“申遗”各项工作,力争申报成功。一旦申遗成功,环江的生态建设自然而然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美丽的毛南山乡也自然而然愈加妩媚动人。(特约记者
韦继辉)
新闻推荐
环江讯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路活、措施巧,妙手迭出,在不断凸现新意中取得新成果。“清...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