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县,至2012年底,全县贫困人口15.78万人,占全县乡村人口的49.18%,是国家级贫困县。随着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全面打响,充分发挥党员能人作用,组织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提速发展,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已成为该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辖12个乡镇,
148个村(社区),现有基层党组织802个,党员总人数13387名,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472个、党员5919名。
针对该县基层党组织在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中存在农村党员致富和带富能力不足的现象,该县党委通过深入调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开发扶贫百强党员能人”培育工程。该党建工程按照“严格标准选能人、多措并举育能人、多方联动扶能人”三个步骤,有计划、有步骤地扶持139名党员能人,辐射带动万户群众参与开发扶贫,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一是严格标准选能人。组成调研组,逐村逐行业开展调查摸底,储备全县富有创业精神的党员创业人才队伍;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选择一批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社会影响大的产业和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成效和发展潜质、有社会责任心的党员创业能人作为培植对象;组织经济专家、涉农部门技术人员对确定培养对象进行实地考察评估,报组织部门审核筛选,根据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和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分类建档造册,并挂牌建立党员能人示范基地。二是多措并举育能人。深入开展“把贫困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非党能人培养成党员或村组干部”的“双培”活动,农村党员能人队伍渐渐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雁;以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为基本模式,通过集中学政策、分班学专业、外出学经验、现场学典型等途径,加强对“百强党员扶贫能人”及其被带动户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党员群众到能人示范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深入推广党员能人创业经验。
三是多方联动扶能人。由县四家班子领导、县直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与党员能人示范基地进行“一对一”定点联系,帮助解决发展中的相关问题;通过整合各项支农和涉农资金、惠农补助金以及协调金融部门,解决党员能人发展中的资金难题;以示范户为重点,选派畜牧、农业、林业等涉农部门技术干部驻村蹲点指导,全程帮助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对党员能人给予优先安排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等项目的领办和承包,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向党员扶贫能人倾斜,拓宽产业领域,降低创业门槛;通过组织引导,支持党员扶贫能人组建屯级党支部,成立屯级党群联席理事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产业协会等,为屯级党组织和党员能人搭建示范带富的平台。
自2012年该县实施“开发扶贫百强党员能人”培育工程以来,实践证明,该党建工程对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以及促进开发扶贫产业增量提质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使一大批经济实力强、带动致富能力强的经济能人团结和凝聚在组织的周围。据统计,2012年至今年5月份,先后有1545名非党致富能人经过培养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同比增长21%;其中296人被吸收入党,同比增长28%。二是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党委搭台、支部引导下,党员能人单一、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得到明显改变,促进了“名、特、优、新”产业增量提质。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县创建产业协会基地35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4个,挂牌建立100多个党员能人示范基地(户),辐射带动2万多名党员群众致富。下一步,我们将抓住河池市委打造开发扶贫“整乡推进”大安示范区契机,不断完善“开发扶贫百强党员能人”培育配套工程,使该党建工程真正起到“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作用。
(作者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新闻推荐
酷暑时节,惹不起的马蜂窝!本报记者 张锐锐 通讯员 杨继武 唐军 实习生 黄金玉 文/图
消防官兵在摘除蜂窝。
核心提示:眼下河池高温难耐,也是马蜂频繁活动期,它们四处“安家”,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安全因素。消防部门提醒,市民千万不要贸...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