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环江喀斯特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环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范围与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一致,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作为提名地核心区,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和保护区小区以及肯达片部分国家级公益林地作为提名地缓冲区,它们处于环江县西北部,东濒古宾河上游,西近打狗河,北与贵州省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片)核心区相连,南接川山喀斯特地区。
“环江喀斯特总面积11559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129公顷,缓冲区面积4430公顷。”环江政协副主席、县申遗办主任葛建邦介绍。
环江喀斯特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类型简单,主要为白云岩、石灰岩风化形成的石灰土,局部出现由燧石灰岩风化形成的硅质土,均属非地带性土壤。区内基岩裸露面积达80%~90%,土壤覆盖面积不足20%。森林覆盖率高达97.1%,森林总蓄积60多万立方米,森林植被目前已知有维管束植物1048种,隶属178科546属,其中多半是石灰岩特有种,有的为我国特有。林区内生长有兰科植物48属122种,是岩溶地区兰科植物种类最丰富地区之一。环江喀斯特保护区内麻栗坡兜兰、白花兜兰等世界极为珍稀濒危兰花品种有连片分布。
“环江喀斯特申报地内迄今为止记录有的野生脊椎动物、昆虫资源也很丰富,洞穴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覃克参透露,“法国洞穴生物专家露易斯·德哈文先生多次考察后说,木论喀斯特地貌独特,所有峰丛、峰林几乎在同一海拔上,以及洞穴生物的丰富性均为亚洲第一!”
“环江喀斯特与相邻贵州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连成一体,组成了同纬度地区面积最大、原生性最好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其特殊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融为一体,使喀斯特充满生机,极富活力,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保护价值。”县长黄炳峰动情地说。
世界自然遗产是一个地区自然资源和价值的顶级品牌,具有无与伦比的国际影响力和无可估量的潜在价值。近十年来,环江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大生态文明建设蛋糕,在建设“生态强县”基础上,去年12月,县委提出“生态立县”战略决策,这与市委提出“打造生态新秀”建设目标一脉相承,并且是立足环江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独特优势,放眼长远发展的新发展战略。“申遗”是环江生态建设的第一要务,是保护和开发生态资源的前提。
“环江如能摘取世界自然遗产这一桂冠,就能赢得加快发展的先机,必将极大提升环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环江的发展开辟出一个巨大空间。”县委书记黄荣彪说。
(覃日泉
整理)
新闻推荐
让眼耳鼻喉患者恢复健全的五官 ——记河池市中医医院眼耳鼻喉科医师韦岑 □通讯员 莫安青
“听见啦!听见啦!医生我听见啦!”这是一名年仅18岁的耳聋女孩经河池市中医医院眼耳鼻喉科医师韦岑实施双耳鼓膜修补术后,回到医院复查听力测试时激动地说。...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