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讯
去年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从当地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出发,着重培育扶植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企业,做大做强县域民族特需商品产业。今年,该县广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荣获“十二五”期间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称号,全县可以享受国家贴息优惠政策的民贸民品企业达到27家。
筑巢引凤,龙头企业落地。该县坚持走“县乡联动、企农牵手”的桑蚕业发展模式,引进广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后,注重在资源培植、重点扶持、行业服务等方面下工夫,该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其生产的“江缘”牌土蚕丝质量达4A+80,位居广西前列,在市场中享有很高声誉,是广西蚕丝业的一面旗帜。目前,该公司安装有国内先进自动烘培设备10台,达到年产500吨高品位蚕丝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1.58亿元。
活用政策,企业发展加快。在开展的“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活动中,该县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大宗、优势农产品,重点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促进农副产品加工、巢丝加工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该县将国家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汇编成册,开展“政策入企”活动,把扶持政策用足、用活,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目前,共为19家民贸企业办理优惠贴息贷款总金额47721万元,总贴息1241.7万元。
市场引导,品牌提升显著。广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等民贸民品企业在满足该县少数民族群众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特需用品市场供给的同时,注重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依据环江荣获广西首批农业桑蚕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的影响力,该县紧抓优质高效蚕业生产模式与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环江双宫丝工艺有限公司8组细丝缫丝机组、广西江缘茧丝绸公司真丝家纺项目等建成并投产。通过“蚕茧交易网”平台宣传茧丝绸生产情况,环江茧丝绸产业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广西江缘蚕丝绸有限公司生产的真丝产品被推荐为广西区名牌产品培育工作对象。
双向服务,惠民互利共赢。政府为企业服务,该县紧紧把握“东桑西移”的发展机遇,围绕“打造广西茧丝质量第一县”的目标,创造条件,培植广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实现了桑蚕产品就地加工,降低能耗,形成栽桑养蚕、蚕茧、纺织、印染、服装、丝绸文化一体化发展,打破了桑蚕资源产业链短,产品单一的局面。企业为政府分忧,民贸民品企业在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特殊需要的同时,也在安置少数民族群众就业,仅广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的少数民族员工达到456人,占该公司员工总数的91.2%。去年至今,该县蚕农养蚕九批蚕种,共计43.9万张,蚕茧社会产收总量达到1.65万吨,蚕农养蚕销售总收入达到6.5亿元,户均纯收入1.52万元,同比增长37%。
(陆良婷)
新闻推荐
“同志们,不要看轻我们身上这身制服,它是一个执法群体的标志,是我们与社会人员的明显区别;不要看轻我们胸前的法徽,它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学会...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