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讯
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注重挖掘本土大学生人才资源优势,通过意识感化、政策引导、物质奖励、创设条件等措施,进一步增强本土大学生民族自豪感以及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激活了本土大学生潜在的人才资源。栽好梧桐树,引得家凤归,201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岑雄彪等4名环江籍名牌高校毕业生,毅然放弃在都市的就业机会,携技返乡就业,参与家乡建设。
开展系列帮扶活动,实现爱心助学全覆盖。该县积极以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措并举助学网络,确保助学活动“全覆盖、不遗漏”。近3年来,该县在助学圆梦行动中,通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大学生一日捐活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城乡家庭“手拉手”等活动,已筹集资金97.35万元,累计资助困难职工及农民工子女上学478人(次)。2007年,该县出台奖励办法,对思想品德好以及高考、中考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给予10000至1000元不等的奖励,一系列的助学措施,为贫困学子解决了学习后顾之忧。
引导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适应社会底气。
近年来,每到暑期,该县远程办、团县委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信息量大等优势,以大学生志愿者暑假服务远程教育为契机,加强对社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组织留守儿童接受了一堂堂生动活泼的远教视频课,把远程教育站点打造成暑假留守儿童快乐之家。2013年暑假,该县35名大学生组织250多名留守儿童在“远教小屋”里度过他们快乐的暑假。此外,每年假期该县均组织大学生到县直单位办公室跟班学习,全县87个单位为289名大学生提供了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平台。
注重择优培养,激活基层组织活力。近年来,为了解决农村发展党员难、党员素质偏低、年龄老化等问题,该县积极探索党员发展新模式,从在校大学生中择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鲜活力。今年以来,该县5个乡镇已举办党课培训12期,组织开展“美丽环江·清洁乡村”志愿者活动“、”义工服务队“等实践活动15次,结对培养126对,党前培训活动效果良好。
提升责任意识,成为推介家乡生力军。该县每年开学初都召集相关部门与大学生代表进行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通过播放光盘、发放宣传册子、举办“家乡美”讲座以及家乡变迁摄影展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在校本土大学生民族自豪感以及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同时,还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未来,树立奋斗目标,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就业理念。今年8月,正值环江木论喀斯特冲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在座谈会上,30多名大学生代表为环江拥有世界上最壮观、最多样的喀斯特景观深受鼓舞,积极为建设更美的家乡出谋献策。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刘易选、莫琳琳等同学,通过赠送小食品、建立宣传家乡网站等方式着重宣传环江五香系列土特产、分龙节等风土人情;就读于四川大学的黄云杰、林航等同学,通过骑自行车、拉横幅方式宣传木论喀斯特地貌等,这些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迅速成为推介环江、宣传环江的生力军。
(覃
裨
覃丽鲜)
新闻推荐
环江讯
9月2日,当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公安局思恩派出所民警向涉嫌寻衅滋事的覃某宣读检察机关的批准逮捕决定时,覃某为自己酒后在酒吧内的鲁莽行为感到...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