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环江新闻 > 正文

从放牛娃到编导的蜕变,他致力于挖掘河池优秀的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舞蹈的编导本报记者 唐洁云

来源:河池日报 2014-02-17 19:18   https://www.yybnet.net/

 

在外人看来,编导这个职业风光无限,但是从一个普通的舞蹈演员到编导,其中经历的坎坷,只有黄康才能体味到其中的艰辛。正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那些明艳的花朵,无一不是经历了严寒的冬日,最终才开得那么绚烂夺目。

从一个普通的舞蹈演员,成长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广西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河池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有人艳羡他取得的成就,但是熟知他的人却说,他能有今天,没有什么奇怪的。

与舞蹈偶然结缘

黄康生长在东兰县武篆乡的一个小山村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靠着种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9岁那年,父亲离世,姐姐出嫁得早,家里的顶梁柱又倒塌,这个家瞬间风雨飘摇,黄康和母亲相依为命。家里条件差,黄康每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放牛、打柴火。或许因为童年的不幸经历,他特别能吃苦耐劳。从小喜欢画画,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他会搞美术,然而,他却意外地和舞蹈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高一那年,河池艺术学校到东兰去招考,无意中得知这个消息后,从未接触过舞蹈,亦不知舞蹈为何物的他勇敢去应考。面试的时候,考官问他有没有学过舞蹈,会不会跳舞。他一一如实回答。但是考官看了看他的身体条件,压腿、下腰柔韧度都不错,随机让他即兴跳一组动作表现丰收的喜悦。他联想到在家种田插秧,收割和打稻谷的情景,于是编了三组动作,一个舞蹈下来才花了两分钟时间。

跳完后,考官惊讶于他天生的舞蹈禀赋,一个未接触过舞蹈的放牛娃,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编出一段这么生活化的舞蹈,于是决定录取。

苦练基本功

就是这一次意外地应考,他懵懵懂懂地走进了舞蹈的殿堂。进入当时的河池地区民族歌舞团后,他接受了系统的专业训练。每天进行大量的基本功训练,压腿、扶杆擦地、翻滚和民族舞组合训练等。一年后,他被分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文工团。在环江的日子里,他开始当起了舞蹈演员和教练,但仍然坚持不懈苦练基本功。他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除了下乡演出,不论刮风下雨,他每天都要执著地在空荡荡地舞蹈室苦练2个小时的基本功。周末的时候,他上午会自己练习,下午或者晚上能挪出一两个小时,还要摸爬滚打。“黄康能有今天,就是因为他勤奋,他能有今天,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他一直以来都非常勤奋。”

 

同事谭凤琳这样评价。

除了热爱舞蹈,他从小就特别爱看书,痴迷文学作品,尤其爱看散文诗,这个爱好一直保持至今,自己掏钱买了不少书。如今,他还没少被同事调侃,“我们是看着你长大的,从你看少儿文学到青年文学。”“我还会继续看下去,将来看老年之音。”黄康笑称。

初出茅庐,崭露头角

舞蹈对演员的身材的要求高,讲究“三长一小”,手、腿和脖颈要修长,头部小。在一线当了多年演员,受先天身材条件限制,黄康下决心往编导方向努力。黄康自嘲道,我个子太矮,形象也不好,又矮又丑,站在前面没法看,站在后面又看不到,只能努力去做编导。

1991年,19岁的他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岜音魂》和开幕式《56个民族

 

56朵花》中的毛南族舞蹈部分编导,引起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领导的注意。之后,广西举办了首届舞蹈高级编导班,能有资格进入这个班的都是地级市歌舞团的编导,而黄康是个例外,此前表现有限,当时自治区文化厅艺术处处长点名要他去参加。

这一次的进修,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至今他回忆起来还忍俊不禁。去报道当天,没人知道他是做编导的。有两个女同学报道完后,回头看了看他,其中一个悄悄问道,这个也是我们编导班的吗?另一个女同学说,是吧,可见这个班是首届舞蹈高级编导班。他暗暗想道,是不是我长得有点欠,别人都觉得不像。“在他们的印象中,有一定年龄和阅历的才是成功的舞蹈编导,而我年纪都比他们小好多。”他笑着说。

在学习期间,黄康的成绩是班里最好的。为了完成任务,一个同学央求他帮忙写一篇体会,他写了一首诗《五月春雨》让她拿去交差。不曾想,在结业晚会上,却被领导拿去念,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问道,谁写的。在同学的怂恿下,他老老实实举手。在得知他才19岁的时候,当时文化厅的厅长感慨道,19岁的小男孩能够写出这么好的诗,可见我们广西的舞蹈是有希望的,诗和舞蹈是分不开的,一个好的舞蹈就是一首好诗。

在晚会上,应领导的要求,他做了一次即兴发言,短短五分钟时间,台下响起了五次掌声。下台后,广西著名的舞蹈编导家金涛把他拉到一边说:“黄康,你行,你已经具备一个舞蹈编导家应该具备的形象和头脑,以后多多和我联系。”

坎坷的舞蹈之路

进修回来后,一切并不像他预想的那么顺利。作为一名舞蹈编导,舞蹈演员和爵士鼓鼓手,差不多两年时间未能登台。起初,他觉得疑惑,去找团长,团长却说节目单上有名字就上台。他每次都兴冲冲地跑去看节目单,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名字,但都是负责搬道具。在坐冷板凳的时间里,他仍然坚持每天练功。实在熬不住了,他选择下海,到北海的一个艺术学校当舞蹈老师,月薪1000元。和在文工团月工资160元比起来,滋润多了。期间,他还做起了生意,开过鞋厂,做过装潢和木头生意,拥有了十几万元的家产。物质上的富足并没有让他感到激动过,他心里还惦念着他的舞蹈事业。1997年,新上任的团长给他打了电话,请他回来协助工作。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回来之后,他编排的第一个舞蹈《钟声》获得了全市文艺会演舞蹈类一等奖。之后,环江县排了个戏《顶卡花》,共有九段舞蹈,其中七段是由他来拍的,获得了广西桂花奖银奖,引起了市文广局的注意。

1998年,他被送到北京舞蹈学院进修。进修期间,他的成就仍然是班里最好的。毕业前夕,同学都挽留他在北京发展,以他的创意,一定能在北京有一番作为。授课的一位老教授甚至提出让他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不收一分租金。他没有动心,怀着感恩的心,回到了河池。2002年,自治区彩调团有意要把他调过去任副团长,他婉言相拒,我的命就是河池的命,我要回到河池,为河池做点事。

挖掘地域和民族特色

黄康说,河池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生养我作品的地方。他对河池爱之深沉,都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出来,处处流露出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作品《哪嗬咿嗬嗨》获得了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小荷风采”比赛金奖。这是一部以彩调元素为创作题材的儿童舞蹈作品,曲调欢快,其中一人两角的“双黄旦”风趣幽默,堪称一绝。黄康说,他想通过这部作品,传达出壮乡儿童热爱彩调,传承彩调和代代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在他的作品中,除了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外,还有很多现实关怀的题材。作品《一线天》以白裤瑶为形象刻画,表达在封建文化观念下的女人所背负的精神枷锁和所谓的女辈宿命,以及她们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求。幕布启开,只打开一条缝的宽度,寓意着女人所处的狭小空间,犹如一条细缝,尔后,演员们依次做祈祷状,从缝里冲出来,整个画面十分压抑。虽然幕布才完全起开,展示女人的勤劳善良,生活形态,最后生儿育女来升华女性的伟大。这部作品获得了2002年广西舞蹈比赛三等奖,优秀创作奖、服装设计奖等。提到这部作品的灵感,黄康说完全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和观察,进而上升到艺术认知。在他印象中,奶奶常常将很多“规矩”教给姐姐,比如笑的时候要含而不露,家里请客吃饭,女人不能上大堂,只能在厨房的小桌边饱腹,而男孩子却没有那么多“规矩”。

他将取得的成就归结于热爱文学。在他看来,读书多了,思考的东西就多,编出来的舞蹈才更有深意,才有更深的内容。如果没有文学修养,编出来的舞蹈永远停留在动作表面,仅仅是为舞而舞。他热爱河池这片热土,也深爱着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他说只有热爱这些民族,去了解他们的深层文化,才有可能对这个民族的命运和发展进行思考。

如今的黄康,越发的忙碌,市里的各项大中型晚会特别是策划和导演这一块都要由他操刀,还要管理全市的文艺生产和创作。但是他没有因此而停下创作的脚步,仍然在不断挖掘推动和推动本地域的民族文化。

新闻推荐

店主大意失财窃贼再现被擒

环江讯

 

家住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乡的男子张某,将1台录像机盗窃到手之后竟返回现场伺机再次行窃,结果被店老板抓获。2月20日,张某因涉嫌犯盗窃罪被环...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放牛娃到编导的蜕变,他致力于挖掘河池优秀的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舞蹈的编导本报记者 唐洁云)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