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唐毓克 通讯员 陆 敏 摄影报道)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南社区30多户村民建房时,发现水泥凝固不结实且有裂缝,用手用力一抠,水泥块就被抠下来了。事后,村民们找到水泥经销商和生产商协商处理,但对方一直没有给说法。日前,记者经采访了解到,当地质量监督部门和工商部门已介入调查。
下南社区村民谭某在2个儿子先后成家后,决定新建两栋三层楼的钢筋混凝土楼房。2013年8月21日,谭某的两栋楼房在同一天开挖地基,所用的水泥在下南街上一水泥经销店购得。从开挖地基到第一层楼面倒板,谭某一直没有注意水泥的质量问题。今年2月28日,第二层楼面倒板完毕。29日中午,谭某去查看楼面情况,发现楼面到处有裂缝,他用手轻轻一抠,就抠出粉末,稍用点力,水泥块就被抠了下来。
发现水泥有质量问题后,谭某对两栋楼房的主体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地梁水泥松软,大梁也出现类似问题。“这样的房屋怎么能住人,地梁水泥凝固不结实,雨水就会掏空地基,钢筋也会被侵蚀,楼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谭某气愤地说,他家两栋楼房所用的40多吨水泥,都是跟同一个经销商买的。
房屋还未建好就变成“危房”,多年省吃俭用积攒的30多万元就要付诸东流,谭某非常痛心。而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同村30多户村民建房用的水泥也是来自那名经销商,同样出现了凝固不结实的现象。由于怀疑水泥质量存在问题,谭某和其他村民找到水泥经销商和水泥生产生产企业,协商处理赔偿损失,但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搪塞。无奈之下,村民们决定集体维权。
3月4日,环江县政府接到河池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转来的投诉材料后,迅速组织质监、工商等职能部门到下南乡了解情况。质监执法人员在谭某新建毛坯房的一个房间里,发现建房用的水泥还剩余21包。经现场查看,水泥仍在保质期内,符合抽样条件。在用户、生产商、乡政府和多个职能部门的共同见证下,质监执法人员按标准要求对该水泥进行抽样送检,并当场制作现场检查笔录,记录产品相关信息和保存的条件,并对产品现状进行拍照。
目前,该水泥产品已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环江县质监局负责人表示,待检验结果出来后,该局将会与其他职能部门一起,妥善解决纠纷。上图为执法人员对水泥抽样现场。
新闻推荐
环江讯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洛阳镇妙石村女子韦露婷,与丈夫覃某结婚不到3个月,突然不辞而别,奔赴广东打工。原来,丈夫沾染了赌博恶习,屡劝不改,让她对...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