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环江新闻 > 正文

河池全境已发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共1086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 那朴实无华里有说不尽的历史韵事本报记者 覃楚芳

来源:河池日报 2014-05-16 08:43   https://www.yybnet.net/

图为凤腾山古墓群。 (市文物管理站供图)

 

文物,是祖先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是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据河池市文物管理站统计,河池全境现已发现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共1086处,其中已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9处。

那朴实无华的文物,蕴涵了多少历史韵事?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文为你讲述位于河池市的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韵事。

沧桑古洞掩不住革命雄心

东兰县武篆镇巴学村干孟屯拉甲山,青山隐隐处,有一座“古屋”门楣上挂着马克思、列宁和孙中山的画像,门口两侧贴着对联“快乐事业,莫如革命”,横批“团结、互助、奋斗、牺牲”。

这是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位于拉甲山一个叫北帝岩的岩洞。洞内地势平坦,可容纳数千人。1925年,广西农民运动早期领导人韦拔群在毛泽东举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束后,回到家乡武篆镇,创办了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传播马列主义、革命真理,开展军事训练,组织武装斗争。创办初期就吸引了右江地区东兰、凤山、百色等10多个县的进步青年共270多人前来学习。他们,将革命的烈火燃遍红水河两岸,席卷右江流域,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红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1年,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来到北帝岩,建议将北帝岩改称为列宁岩。1978年,叶剑英亲手挥毫泼墨,为讲习所旧址题名。1995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样是2006年,位于金城江区河池镇河池街中心的红军标语楼也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栋两层标语楼,原是一栋民用楼,1930年,红七军三过河池,军部都驻扎此地,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等在此楼办公、下榻,并多次召开重要军事会议。“勇敢的青年们!快快参加工农革命,创造我们的新世界!”等标语,如今楼上、楼下的墙壁上依然保留有红军三进河池时书写、绘制的标语55条,漫画6幅。书写面积达90平方米,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红军标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革命任务、革命对象、革命前途、红军的性质和纪律,全面反映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我党我军的历史见证。

崖雕石刻数不尽英雄情怀

“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1860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会仙山摩崖石刻上留下诗句。当时,太平天国内乱,有杀身之祸,石达开被迫领兵离开天京,游览至此,有感而发,与陪同游览的十大文武官员在崖刻上挥剑赋诗,组成著名的《唱和诗碑》。这是全国现存唯一的太平天国诗文石刻。

会仙山摩崖石刻,位于宜州市城区北面的白龙公园内会仙山山顶,景区有会仙山、白龙洞、百丈深井岩、炼丹岩、白云庵、翼王点将台、山谷祠、烈士陵园、江北石林等景点。这里,不仅有石达开的足迹,还留有许多历代名人墨客的足迹。有宋代徐嘉宾、岳和声、张自明、史少南,明代张烜、彭举、胡智、孔孺、刘良彦、蔡文、郭子卢,清代杨彪、昭沈等人的摩崖石刻60多块。宋代《五百罗汉名号碑》刻于元符戊寅年(1098年),比《江阴军乾明院罗汉尊号石刻》早36年,是全国现存最早的五百罗汉名号碑,以及婺州双林寺善慧大士《化迹应现图》、徐嘉宾《述职碑》等。

目前,大部分石刻保护较好,对研究桂西北佛教文化传播历程、太平天国历史有重要的价值。因其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13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群

讲不尽民族风情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堂八村西北部的凤腾山,山形犹如一只欲拍翅腾空的凤凰,得名“凤腾”。这里是毛南族聚居区中心地带,是毛南族地区最大的公共墓地。古墓群就分布在这“凤凰”的胸部和两翅上面。墓群从山脚排向山顶,不规则地分布着大小古墓数百座。古墓分有墓碑与无墓碑(仅有封土)两大类,封土墓及无字碑墓年代有待考证;有碑文记载之墓绝大多数为清代不同时期所葬。

墓形砌筑或圆或方或上加封土,有单体墓、连体墓,形制多样。墓前大都有墓碑与护碑石,呈牌坊式门楼,碑顶是造型各异的石刻,雕饰各种立体图案,雕刻工艺融合了圆雕、浮雕、镂雕、线雕、阴阳雕等不同的技法,工艺精细。有的高达数米,雕刻的图案,有摘桃的猴子、奔驰的梅鹿、长鼻的大象、飞翔的凤凰、亭立的仙鹤、翻翔的蛟龙、起舞的天仙等,还有梅花、寿松、水仙、吊兰等盆景,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每一个墓型,每一处雕刻,每一幅画,无不向世人展示着毛南人的智慧,展尽毛南族的民族风情和文化艺术。凤腾山古墓群是迄今毛南族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墓群,毛南族谭氏始祖谭三孝的墓穴就安葬在这里。古墓群对研究毛南族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于2013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闻推荐

环江第二小学小记者站授牌啦!

▲图为小记者们在展示小记者证。▲图为该县二小校长莫陶微颁发小记者证。▲图为与会领导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小学的小记者合影留念。  本报讯(记...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河池全境已发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共1086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 那朴实无华里有说不尽的历史韵事本报记者 覃楚芳)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