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婷婷 摄影报道 )近日,50岁的韦朗依在家里编织“川山凉席”。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的“川山凉席”,被国家民委确定为民族工艺品之一,10多年前已享誉区内外。然而记者日前了解到,早年生产“川山凉席”的编织厂已关闭,很多掌握这门编织技艺的人或到外地打工,或在家种桑养蚕。
韦朗依是少数坚持下来的人之一。“我15岁开始学编凉席。年轻时,我一天可以编织一床,一年编200床。现在年纪大了,加上还要带孙女,编织一床要用两天时间,今年只卖了70床。”韦朗依介绍,向她订货的一般都是本地人。
“2007年县庆,政府将我编织的凉席拿去展览。”韦朗依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她还提到,2008年曾有外国人来到她家,用相机拍摄她编织的过程。
韦朗依说,她为儿子编的一张凉席,如今已有20多年,只是颜色变黄,却没有霉变和虫蛀。
提到编织技艺的传承,韦朗依说,明年要教儿媳妇学会这一技艺。
图为韦朗依正在编织凉席。
新闻推荐
“516769895”:2014年6月4日半夜下了第一场大雨,通往环江县驯乐乡的路到处塌方,据说有40多处,车子根本没法进出,连走路都难!请交通局尽快维修。 &n...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