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学校一般不让进,想打球很难。”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一小学三年级的苏栩同学喜欢打篮球,却苦于没有场地。
学校放学后校门紧闭,学生想锻炼却没有场地,学校操场却闲置无人用,这种现象在河池市各中小学校普遍存在。许多学校体育场馆管理者表示,要实现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面临安全、管理等诸多问题,很难实现。
社会热议
各方立场不一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此《意见》一出,便引起热议,学校作为城区体育场所的集中之地,一直以来被期待向社会开放。
就此问题,笔者对家长、学生、老师进行采访。“我建议校园操场在周末或寒暑假对学生开放,让资源充分发挥作用,避免浪费。”金城江区第二中学初一学生家长韦先生说,他的儿子喜欢打篮球,节假日想去打球,却苦于没有场地。
环江县一小谭茜琳同学告诉笔者,该校只有住在学校里的学生,才能在学校里玩,周末她都是在补习班度过,“场地都没有,我们拿怎么锻炼?”
面对家长的诉求,河池高中的体育教师韦盛松说,社会期望学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让资源共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考虑到安全问题,谁也不敢保证。
迫于现状
难以实现
近日以来,笔者以锻炼身体为由,探访了城区内部分中小学,均被门卫拦了下来,问及原因,各校门卫都表示出于安全考虑,没有校领导的允许,外来人员一律不让进校园。“学校不同于其他单位,那么多学生集中在这里,出了问题我们可负责不起。”河池市实验小学值班的门卫说。平时外来人员要进学校找人或者办事,必须由接待的人给门卫打电话,且进入还要登记。
河池高中体育教师组组长吴振东告诉笔者,下午放学后,该校会有部分单位及周边的市民到学校操场锻炼,但平时基本不会对外开放,要实现学校体育场馆完全对社会开放,安全问题是关键因素。学生参与锻炼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并且开放校园,人员流动大,很难确保学校安全。
该校分管体育教学的张可坤副校长表示,除了安全因素外,学校体育场馆要向社会开放,还面临着体育场馆不够用、管理制度欠缺等问题。张可坤介绍,该校目前有5000多名学生,而该校却只有6个篮球场、1个足球场、1个田径场,场地连在校学生的需求都不能满足,且部分体育场馆设施陈旧,缺乏相关的管理措施,存在安全隐患。
高校开放
管理有漏洞
目前,河池学院对外开放学校的体育场馆。该校有标准化的塑胶篮球场、足球场等,除体育馆为有偿使用外,其他都免费。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学校部分体育场馆也会定时对外开放,供市民使用。
该校体育学院院长韦丽春介绍,该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为市民提供了便利,但在开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矛盾,由于学校体育场馆不能时刻有人看管,锻炼人员的安全、场所的维护等,都遇到很大困难。该校建立了规章制度,绝大部分市民都自觉遵守,但也有少数人破坏体育设施。当设施受损,维修费用最终还是要学校来买单,部分有偿使用的体育场馆,所得收入,远远不足以支付设备维修的费用。
韦丽春说,要开放学校体育场馆供社会使用,需要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来完善学校的体育设施,才能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服务。
新闻推荐
环江讯
今年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强化宗旨意识,提高群众观念,着力在服务群众上提升热度...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