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简介
驯乐苗族乡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北部,云贵高原东南麓,九万大山边陲,与贵州省荔波县的佳荣镇、从江县的加勉乡接壤,乡府驻地距县城87公里。在民国初至新中国成立前设乡,属宜北县。1951年宜北和思恩合并为环江县,驯乐成为环江县的一个乡。1984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驯乐苗族乡,2005年10月,上朝与驯乐合并,全乡总面积达590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158个自然屯,2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万人,其中苗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11.6%左右。
驯乐苗族乡农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境内山峦迭起,森林密布,木材种类主要有杉、米椎、楠竹等,有桐果、板栗、茶子等经济果木林2万亩。另外,该乡草场广阔,畜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其中宜北香猪最负盛名,其肉烧烤或清煮,均鲜嫩爽口,历来为席上名菜,远近闻名。当地小吃长北香糯,米粒硕大、晶莹透亮,是待客佳品。
驯乐苗族乡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有煤、铁、铅锌、氧化锌、硫铁、钒、锰等矿种,已开采的有煤、铁、铅锌、氧化锌等四种。其中广西藏量最大、品位最高、质量最好的铅锌矿带,产品远销区内外,素有“铅锌之乡”美称。
驯乐苗族乡除传统节日外,还有鼓藏节、芦笙节等。苗族的芦笙舞节奏明快,而当地壮族的“罗咳”山歌对唱,则情真幽默。
驯乐苗族乡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大环江河源头就在该乡境内,山水如画。长北村伟召屯的田园风光,福寿社区大田屯的苗寨木楼、六尧屯和顺宁村拉更屯的岩溶洞群,更是奇特神秘,引人入胜。
时光飞驰,岁月如歌。30年,在人类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间,但却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一段极其重要的发展历程。3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驯乐苗族乡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人民,用足用活民族政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业绩,苗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谱写了驯乐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各族人民携手并进的壮丽篇章。
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人民生活稳步提高
驯乐苗族乡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农业稳乡、科技兴乡、工业强乡的发展战略,以“保增长、促发展”为目标,优化产业结构。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用好用活党的农村经济惠民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农民增收为目标,依托资源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采矿业和加工业,从而进一步加快了全乡经济发展的步伐,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8820吨,农业总产值达7851万元,比2004年增长5187万元,年均增长11.2%;工业总产值9420万元,比2004年增长4166.2万元,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80元,
比2004年增长3117.8元,年均增长10.7%。
扶贫工作成效突显
特色产业不断壮大
驯乐苗族乡以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为突破口,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一是投入488.6万元完成了长北村的皮旁、尧同、拉达、小尧合、百旺、必球及镇北下岩等9个屯的搬迁重建工作。二是投资227万元建设了沼气池522座,有效地保护了全乡的生态平衡,促进了全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扎实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2009年来,全乡共争取资金1800多万元,对全乡1069户危房户进行全面改造,争取树皮房改造资金111万元,解决了37户农民住房困难问题,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四是借助“一事一议”财政补助资金530多万元,修建了板同、板要、下甫等64个自然屯屯内道路硬化和活动场所硬化工程。五是利用财政扶贫重点产业开发项目资金45万元购买了385头母香猪和150头母菜牛及时发放到山岗、镇北、太平等村的贫困户家中,为有劳动能力和养殖条件却苦于没有技术和启动资金的贫困户无偿提供香猪、菜牛和技术服务,受到贫困户的热烈欢迎。
不断壮大苗乡特色产业,稳固升级驯乐农业基础。以加快全乡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大基础投入,突出苗乡特色,狠抓科技示范,大力发展农业设施。一是充分利用长北、山岗、镇北等村高寒地域、水土质优势,大力发展长北香糯特色农业,积极打造长北香糯品牌,继续扩建香糯基地示范片,截至今年,长北香糯基地总面积达2000亩。二是重点围绕建设油菜连片种植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油菜种植及菜籽油加工产业,在平治、康宁、福寿等村建立油菜连片示范基地,全乡油菜种植总面积达到3000多亩,并形成了以康宁村为中心的种植、加工及销售一条龙的特色产业。三是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养殖业有了新发展。各村屯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规模化养殖业,现发展有规模养殖户13户。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美丽驯乐山清水秀
驯乐苗族乡加强项目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由于该乡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环境恶劣,人民生活困难。建乡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该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指导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各方面项目资金,不断完善全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3210万元,修建了康宁、全安、镇北、顺宁、平莫、北山、太平、大吉等村级水泥路,投入500万元的长北水泥路正在紧张施工中,到目前为止,全乡15个村(社区)已有13个村修通了水泥路,2个行政村修通了四级路,除了全安村后山屯之外,其余村屯全部修通了机耕路或水泥路。全乡158个自然屯已全部通电,实现了户户通电计划。争取资金800多万元修建了计生所办公楼、国土所办公住宿综合楼、文化广播站办公楼、教师周转楼、医院办公楼等16个工程项目。共投资320多万元修建了晒洞、才平、特洞、必任、尧腾、扛洞、肯甫等36个生产队的屯级公路。共投资460多万元修建了板同、板果、山岗、板榜、龙口、上架、才洞等11座公路桥。共投资1380多万元修建了乡府驻地、山岗等5处防洪堤。共投资360多万元修建人饮工程96处,修建家庭水柜47个,爱心水柜16个。共投资140多万元修建了康宁平地、山岗平为、长北尧丰等19个屯约3700多米的水利渠道。争取资金60多万元建设和维修了平治、顺宁、长北、山岗、太平、镇北等12个村委办公楼。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该乡广大群众的饮水、用电、交通等困难问题。
该乡还强力推行“清洁乡村”活动,大力投入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结合驯乐实际,强力推行“美丽驯乐?清洁乡村”活动,共投入资金63万元修建了垃圾池92个;购置环卫车3辆,聘请环卫工人5人,每天清扫主街道、圩亭等公共场所;购置垃圾桶2300个,分别在驯乐、上朝街沿街安装;购置个人垃圾桶5600个、三轮车70辆、手推车80辆,分别发放到各村屯农户手中;以福寿、平治、康宁、镇北、北山、全安等村为示范点修建焚烧炉35个;扩征垃圾场用地,修建垃圾场、围墙、道路硬化。全面加强宣传教育活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度空前高涨,通过一系列措施,全乡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街道、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人居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有效地推动该乡城镇化建设步伐,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居环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和谐社会成就明显
30年来,该乡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乡战略,先后通过义教工程、危改项目、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项目,希望工程和各类教育捐助项目,全乡各学校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乡现有在校学生2162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6%,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00%,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100%。该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全乡卫生事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参合群众达到24256人,参合率达到98.9%,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文化、科技、人口、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建乡30年来,全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民族文化广场、落实“农家书屋”
12个,为8个村兴建农民健身场地。科技事业长足发展,科技进步对全乡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的历史性转变。通讯行业从无到有,有线电视已实现全乡联网,传输节目106套,沿线受益群众达400多户;户户通广播电视达1000多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
此外,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该乡不断完善防灾救灾体系建设;村容村貌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和美化;全乡基本形成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体系。2014年新农保参保人数达10854人,参保率达98%。
综治、信访、禁毒、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推进。30年来,全乡积极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创建活动。坚决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了社会环境。扎实认真开展全乡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面向未来科学规划
推动苗乡跨越发展
成绩已属过去。当前,该乡正以建乡30周年为契机,大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并对驯乐苗族乡的未来进行科学规划,制定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乡域经济综合实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执政能力和工作推动力;进一步壮大支柱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普及惠民工程,促进城镇建设上水平,推动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远大目标。特别是今后十年,该乡力争全乡区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全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全乡生态旅游开发蓬勃兴起,贫困人口持续减少,基本公务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和谐有新进步。
这30年,是驯乐经济实力极大增强的30年,是驯乐社会事业成果丰硕的30年,是驯乐各族人民生活根本改善的30年,是驯乐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30年,是驯乐民族文化光辉灿烂的30年。回首30年,驯乐经历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发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巨变。驯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30年的成就辉煌灿烂,30年的经验弥足珍贵。驯乐苗族乡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将继续谱写驯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华章。
新闻推荐
环江讯
为做好2015年部门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11月5日至6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组织举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培训会。该县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