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同伴村26位淳朴的少数民族农民,为了救助同村身患重病的村民,他们放下农活、丢下生意……自发地先后三次奔波数百公里到南宁、到市城区,献血救助急需输血的乡亲,他们用最朴实感人的方式传递着一份无声的邻里大爱。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为了挽救同村人方远居的生命,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同伴村26位村民自发组织献血。用他们最淳朴的行动,阐释了人间真情。
2月22日大年初四一大早,方转就开着车和村里12位村民赶到河池市民族医院,他们此行一是来看望在大年除夕由于病情突变被送到医院治疗的同村人方远居,二是打算献血留给方远居化疗后使用。其实,他们已经是同伴村第三批自发组织给方远居献血的村民。
一村民突患重病
“自从知道我患病的消息以来,乡亲们经常打电话给我爱人和我哥询问我的病情,在得知我化疗后急需用血的消息后,又自发给我献血,真的太感谢他们了。”提及村民为自己献出救命血,躺在病床上的方远居用孱弱的声音说道。
3月2日,记者在河池市民族医院肿瘤科二病区病房里见到34岁的方远居。方远居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面容苍白,很是憔悴。
2014年12月初,方远居被诊断患上急性白血病。大年除夕那天,从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转回市民族医院治疗的方远居,本打算回家与两个多月未见的孩子吃个团圆饭。没想到,突发高烧身体不适,一家人连年夜饭还没来得及吃,就急忙将方远居送往市民族医院救治。而后得知消息的村民,大年初四一大早就赶往医院探望。
村民三次自发献血
2014年12月7日,方远居被送往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经过化疗后,方远居身体稍有好转,但由于白细胞数量下降导致他体内血小板减少,急需输血小板,而医院没有适合方远居血型的血小板,情况十分紧急。
照顾方远居的哥哥方远翔和妹妹心急如焚。恰好这时,远在几百公里外的村民方转等人先后打来电话,向方远翔了解方远居的病情,方远翔将弟弟面临的困境告诉了方转等村民。“没想到12月18日,10多位村民就自发乘车赶到南宁,表示要给弟弟献血,令我们全家倍感意外和感动。”方远翔激动地对记者说。
经过检查,有12位村民符合献血条件,那天村民们共为方远居献了3000多毫升血液。1月9日,方远居二次化疗后又需用血,6位村民又赶到南宁,为方远居献了近2000毫升血液。2月22日,当12位村民再次来到医院探望时,告诉方远居的家人,他们想献血备用,如果方远居还需要用血,到时就可以直接用这些备用血。最后,8名符合献血条件的村民,共为方远居献出2600多毫升血液。
乡亲像兄弟能帮就帮
采访中记者获悉,方远居患病前在川山镇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店。为了筹钱治病,夫妻俩不得不把修理店转让出去。他们有一个8岁的儿子和一个未满两岁的女儿,因怕孩子担心,患病后他们根本不敢将实情告诉孩子。目前,仅医药费就已经花掉了23万元,这笔钱都是全家人东拼西凑来的。
看见方远居一家陷入困境,很多热心的村民都想为他们出一份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诉记者,同伴村村民有毛南族、壮族、仫佬族等,虽属不同的民族,但平时大伙就像亲兄弟一样。现在远居患重病,在他需要用血的时候,有的放下农活,有的丢下生意,不惜奔波数百公里,给他献点血,也算尽大家的一份心意。
新闻推荐
展世遗风采 看魅力环江——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举办“‘世遗大使·文明之花\’与您相约月亮山”活动剪影 本报记者 林郁婷 实习生 蔡凤兰 通讯员 蒙晓杰
云雾缭绕的月亮山下,游客徜徉在金灿灿的油菜花海中,宛如仙境一般。 记者 王月华 摄寒冷的天气挡不住观众的热情。 记者 邝文强 摄舞蹈《山楂树之恋》,深情演绎青春纯爱。记者 胡祖锋 摄龙...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