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讯
6月14日,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之际,广西电视台“吃货日记”节目组走进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外吉屯,录制当地小有名气的“狗屁粑”整个制作流程,在品尝其美味的同时还挖掘其文化底蕴。
在大安乡外吉屯,每到端午节,乡亲们除了做粽子之外,“狗屁粑”更是必不可少的。狗屁粑,是用一种壮话讲的“狗屁藤”洗干净,后用木捶捣碎,用布包好,把水分挤出来,然后把挤出来的藤水和糯米浸泡一天至两天后,再拿糯米磨成米浆,把米浆蒸或煎的时候放些芝麻、白糖便成了味香可口的“狗屁粑”。因狗屁藤其味在加工成粑粑前类似“狗屁”的味道,故名“狗屁粑”。
当天下着小雨,“吃货日记”工作组的记者兴致勃勃地跟着村民来到村头采摘狗屁藤。
在离村庄不远处的屯级道路两旁,长满了狗屁藤,村民正在不亦乐乎地采摘狗屁藤。据村民介绍,狗屁藤除了可以食用之处,还具有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等功效。另外,村民还去村头剪回了嫩绿的芭蕉叶,作为“狗屁粑”的盛放物。
村民将采摘回的狗屁藤清洗干净,并将其捣碎;用火慢慢烘烤芭蕉叶,使其变软,清洗之后将其剪成小片,以便盛放“狗屁粑”。
制作时,村民运用传统石磨,将泡了两天的糯米和狗屁藤混在一起不停地搅动,不一会儿,糯米的白色及狗屁藤的墨绿色汁水渐渐地流出来,透着一股很呛的“狗屁味”。随后,将狗屁藤、狗屁叶的汁水装进土布袋子将水滤干,剩下凝固的糊状物便可以用来做狗屁粑了。
据“吃货日记”工作组介绍,录制环江县“舌尖上的美食”——“狗屁粑”的制作过程及其美味,近段将在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莫鲲飞
罗翔)
新闻推荐
▲7月1日上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一小学举行6年级毕业典礼。典礼上,全体毕业生进行诗朗诵,并给所有任课教师献花。同时,每位老师给毕业生送上一句祝福语,校...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