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管护核桃树。
天峨县八腊瑶族乡麻洞村村民罗秀峰没有想到,家门口老祖宗留下来的那棵130年核桃树,不但没有树老根枯,反而每年挂果100多公斤,给他带来4000多元收入。
他也没有想到,这棵核桃树还变成了“明星树”,每天有不少人前来考察,并赞叹:“百年核桃树还处于丰产期,子孙享福啊。”他更没有想到,如今,“明星树”的“粉丝们”已遍及河池山山弄弄。目前,全市核桃种植面积达216万亩,比2011年的13万亩增加了203万亩。
而该乡另一位村民田晏榕,近日则忙着协助乡政府筹备于8月份举办的“珍珠李节”相关活动。今年,天峨县有1.1万亩龙滩珍珠李成熟上市。“珍珠李属于特晚熟水果,每年都卖得好价钱。按今年挂果情况看,一亩收获一万元应该没问题。”田晏榕高兴地说。
河池地处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350万亩,占全市用地面积的47%。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大石山区,人多地少、土地石漠化严重是造成群众生活贫困的主要因素。
如何让石漠化地区群众既能脱贫致富,又能恢复和保护生态,成为摆在河池市历届党委、政府面前的首要难题。2012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作出了实施“五大工程”的决策部署,在大力实施开发扶贫攻坚战中,把“整市推进”核桃产业作为石漠化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把发展“三特”(特早熟、特晚熟、特优质)水果产业,作为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重要产业。
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战,全市特色新果业发展已硕果累累。全市核桃种植面积达216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达83.2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3万亩),产量34.7万吨,产值9.3亿元。
216万亩核桃造福子孙后代
核桃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还是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性树种。核桃树不仅耐旱、耐寒,而且根系发达,枝叶繁茂,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
河池地处云贵高原南麓,属于核桃生长适宜区。河池市种植核桃历史悠久,在凤山、天峨、南丹、金城江等县(区),都有上百年的核桃树,不少农户依靠几棵百年核桃树,一年收入就上万元。
2001年,凤山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作中,大胆从云南引进泡核桃苗木,在石山地区种下9万多亩核桃,初步形成了核桃产业规模。乔音乡同乐村村民陆祥明,当时就种下900株核桃,从2012年起,他卖核桃每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
凤山县从云南引苗种植,不仅成功挂果,而且产量颇丰,让各级党委、政府和山区群众坚定了在大石山区种植核桃的信心和决心。
2012年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实施“整市推进”核桃产业工程,把核桃产业列为全市八大开发扶贫产业之首,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全市核桃面积力争由2011年的13万亩,发展到2015年的200万亩;200万亩核桃进入盛果期后,全市核桃产值将超过30亿元,主产区农民人均可增收5000元。
为顺利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市、县、乡成立了三级核桃产业发展领导机构,由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并在139个乡镇成立核桃技术服务站,在1049个行政村配备核桃技术员。为筹集核桃产业发展资金,从2012年起,市级及各县(市、区)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林业、扶贫、发改、水利、移民、财政等项目资金4.5亿元,为“整市推进”核桃产业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建立了“河池核桃”、“金果通”网络信息及发展合作平台,为群众提供核桃挖坎、种植、管护等技术服务。
2012年以来,全市干部群众掀起了核桃种植阵阵热潮,在大石山区,不断上演令人感动的画面:为种下几株核桃苗,村民开炮凿石,客土回填;遇到干旱时,村民肩背马驮拉水上山,浇下一瓢瓢护苗水……正是全市上下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全市提前一年完成了200万亩核桃种植任务。
目前,2001年种植的云南泡核桃得到有效管护,逐渐进入丰产期。2012年种植的核桃苗,有的已开花结果。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塘官屯,2013年从云南引种的20株长山核桃大树,今年每株结果400多个。在宜州市洛东乡同上村,韦祝明2012年种植的云新核桃,每株都结了果。“看到结了果,我们就有了信心,有了干劲。”韦祝明说。
据市核桃办负责人介绍,为突破种植和管护难题,河池市组建了核桃研究所,在品种培育、种植管护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2013年,“凤优一号”核桃品种被第七届世界核桃大会评为“中国优良核桃品种”;2014年,“天峨核桃”通过了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
如今,河池已成为广西乃至整个华南的核桃种植面积最大市。216万亩核桃,逐渐成为解决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治理土地石漠化的“生态树”。
83万亩特色水果助民致富
去年10月,环江县水源镇和平村村民韦强种植的14亩红心香柚,挂果7400多个,收入达10万元。种植红心香柚,成为环江县的重点扶贫产业。
2012年4月,河池市在全区率先实施环江大安“整乡推进”示范区,把红心香柚作为重点扶贫产业全面铺开。截至目前,环江县红心香柚种植面积达3.5万亩,其中大安示范区种植1.5万亩,形成了以大安示范区为中心、辐射周边11个乡镇、覆盖4000多户贫困户的扶贫产业。在大安示范区,2012年种植的红心香柚,今年已全部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
在天峨县向阳镇万亩连片特优水果示范基地,1.2万亩连片果园,80%土地已完成坡改梯,一条水泥路从400多米海拔向800米海拔山顶穿行,投入400多万元的提水滴灌项目正在实施中。山上,油桃已成熟上市,龙滩珍珠李的每个枝丫都挂满了青色果实。罗利长、周新雄是示范基地的种果大户。罗利长种植水果110亩,其中30亩油桃已进入丰产期,每亩收获1万多元。周新雄2012年种植150亩油桃、50亩珍珠李,今年部分油桃挂果,卖果收入18万元。
据了解,天峨县向阳镇龙滩电站库区就地“后靠”共安置移民1.32万人,依靠开垦荒山,种植了3.4万亩早熟油桃和龙滩珍珠李,人均种果2.58亩。除部分未投产外,2014年,该镇移民人均水果收入达3568元。
南丹县特色水果早已名声在外。2003年,该县就获得“中国黄腊李基地”称号。全县1.5万亩黄腊李今年6月份上市,每公斤卖到20元左右。该县不少果农依靠黄腊李种植,新建了楼房,还买了车。
市水果生产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河池市“三特”水果品种十分丰富,一年四季都有优质水果上市。其中,柑橘以杂交柑、蜜橘、红心香柚为主,主要分布在环江、宜州、金城江。两性花毛葡萄为河池市石山地区特有的酿酒葡萄,主要在罗城、都安种植。龙滩珍珠李要求海拔500米以上,适宜在天峨种植。红心猕猴桃适宜酸性土壤、海拔350米以上、日夜温差大的环境,主要在南丹种植。火龙果属于典型的热带水果,适宜在都安、大化、巴马三县红水河沿岸种植。
据统计,2014年,全市水果面积达83.2万亩,其中,柑橘22万亩、毛葡萄12.8万亩、龙滩珍珠李8万亩、红心猕猴桃1.1万亩。
新闻推荐
环江讯 长期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坚持把“菜篮子”工程建设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种植,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