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迎着红五月的灿烂阳光,两株闪烁着喀斯特奇光异彩的旅游摄影新葩——《壮族老家·养生上林》和《世界遗产·大美环江》摄影展——脱颖而出、博锐绽放!
这两个摄影展在广西首府南宁“盛装推出”之后,反响强烈,使环江、上林之喀斯特景观名声大增。摄影家黄云清能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连续推出这两个具有高水平的影展,在广西的摄影史上是空前的。他对喀斯特的爱之深、情之切由此可见一斑,是名符其实的喀斯特“形象代言人”。
如果说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喀斯特是地球上最为奇特秀丽的景观,那么,环江的喀斯特地貌足可谓奇中之奇、特中之特、秀中之秀了。这里喀斯特发育齐全、结构典型、较为集中,且景观奇特、生态丰茂,被誉为“喀斯特之魂”。尽管目前环江喀斯特还不为中国、世界各地的人所知,仍有点“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味道,但相信通过本次《世界遗产·大美环江》摄影展,她的美丽将为更多人所瞩目、所神往。
本次《世界遗产·大美环江》摄影展,由20多个版面“和盘托出”,将喀斯特万象“一网打尽”。反映环江喀斯特地貌的“五大家族”组照,其意蕴的表达、科学之炫示都很到位,画面主题如朗风明月,风华自然显现。整体上看,尽管不事文字之冗夸、修饰,却也显得雄奇峻伟、巍峨壮阔、恢宏大气,尽管未作艺术之变型、渲染,而造型峻崛、鬼斧神工、如梦似幻之魅力仍“呼之欲出”,处处流淌着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真。这种从自然中去发现艺术的表现手法,从内核出发,往外延铺张,最后实现了自然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因此,既是“自然的艺术”,也是“艺术的自然”。那尖锐如剑、基座相连、一字排开、顶部不齐的“峰丛”,那如锥林立、顶部齐平、基部断续相连、地处岩溶盆地边缘的“峰林”,那如众多参天古木刺向蓝天、一望无际的“石林”,那四周群峰壁立、底部平缓展开如盆的“洼地”,那窄而通畅、底部平坦、残迹斑斓的“谷地”,那钟乳遍布、幽深空灵、妙造天成的“洞穴”……经过摄影师从大自然中“艺术提取”,构成了一个更为精彩、美妙的喀斯特大世界。“岩溶无限景,尽在一眼收”,相信前来观看摄影展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黄云清不仅赋予了环江喀斯特比原初更典型的形式美,更是浇注了自身“半生为人”的生命体验,因而使喀斯特这一“生冷”的物自体有了丰富的内涵美。一幅幅作品,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与向往,对生存环境的珍惜与爱护,对自然遗产的敬畏与崇尚。这就不难理解,自摄影展推出以来,她对观众的吸引力、感召力是如此之大。据不完全统计,前来参观者达万众之多。面对那新、奇、美的自然画卷,观众们或点亮激情、专注品味、潜心神游,或探骊索珠、抱冰抢玉、捕捉美神,或驻足景前、拍照录像、留影纪念……每一个人,在城市的盛夏里,在舒缓的移步中,慢慢走近那来自洪荒时代的“客人”——喀斯特。
黄云清出生在地处广西西部大石山区的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从小就对身边那奇形怪状的喀斯特地貌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从事过多年的地质勘察工作,有过为大化七百弄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经历和在媒体担任资深摄影记者的经历,地质知识丰富、摄影技法娴熟,对岩溶地貌之大美的感悟特别敏锐,是拍摄喀斯特景观的行家里手。近几年来,他陆续担纲拍摄出版了《告诉你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化风光风情篇》、《美丽广西·生态家园》等画册。2015年,他又为上林县采编出版了大型旅游画册《告诉你一个美丽的地方·中国上林》。
2012年6月,应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申遗办公室盛情邀请,黄云清毫不犹豫地背起沉重的照相器材,加入到了环江申遗行列,与相关机构、人员一道共促申遗大计之实现。为此,他担负起了难度很大的申遗画册采编工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他和团队终于完成了《广西环江喀斯特》画册的采编工作,为环江喀斯特申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2014年6月23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环江喀斯特成功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尊贵行列。从此,环江开启了独树一帜、名扬四海的“世遗”品牌,成为一个地学遗产保护的卓越范例。值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首届国际地学遗产大会于2015年6月4日在环江召开。会议期间,《世界遗产·大美环江》摄影展移至环江展出,得到了来自世界5大洲11个国家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6月19日至21日,《世界遗产·大美环江》摄影展在2015年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暨首届喀斯特文化旅游节期间再度展出,深受环江各族人民的欢迎。
愿黄云清在充满神奇的光影之路上继续跋涉,再创佳作,再圆新梦!
新闻推荐
环江讯
“能够荣获‘美丽乡村\’优秀带头人光荣称号,我感到非常荣幸。”7月6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才乡干部蒙天培获表彰后说。当天,环江县对2014年“...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