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至26日,中国写作学会中小学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中小学作文教学大赛在河池市实验小学进行。此次教育盛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600多位教育专家学者、教师代表等参会。期间,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优秀教师代表精彩的课赛,而且有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前来开讲“中小学写作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作文教材建设的探索与研究”等精彩讲座。
对于河池课改,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给予高度评价。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小学写作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顾问吴立岗教授建议:“河池作文教学改革要创流派,创特点!”
如何推动作文教学改革?
“当下作文教学存在学科无地位、课程无课标、大纲无细目、教学无教材、内容无序列、教师无方法等多条痼疾,严重影响作文教学教育的深化发展。”中国写作学会中小学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主编刘济远教授在会上一针见血指出,随着全国中高考全面改革启动,未来高考语文分数的提升,作文占据语文很大分值及语文教学重要地位,作文课改迫在眉睫。
对此,吴立岗教授提出,作文教学要序列化,即作文训练整体有序和作文教学过程有序。要运用系统方法来研究小学作文教学,既要对作文能力各个组成部分的自身系统进行分析,又要对小学作文训练序列进行科学化的探索。
“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最佳习作训练形式是创造型的想象作文和童话体作文;中年级是儿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习作训练形式是观察作文;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进入敏感期,习作训练应该从观察作文转向有明确表达需要的实用型作文。”吴立岗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作文教学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一流的教师教的是课程,二流的教师教的是教材,三流的教师教的是考点。”全国作文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作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特级教师陆恕强调,作文教学的改革重在教材的改革,要注重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因地制宜重组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走上自主识字、自我阅读、自能作文的道路。
会上,教育专家都表示,作文教学课改,只有突破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才能开辟出作文教学新的科研系统。
“河池作文课改要走流派”
“2002年我第一次来河池上了两节公开课,13年过去了,如今再回来,我发现河池的教育已经向纵深发展,基本有了自己的教育体系,教育成果整体推进,对于山区学校来说很不容易。”谈起河池的教育改革,陆恕给了很高评价。他提议,今后河池的课改方向应该深入而全面地推行,使国家的课程改革落地,必须进行整体改革。
参会专家都对河池市以实验小学为代表的课改团队,给予很高评价。去年,市实验小学的教学成果“识字
阅读
说写三线并举教学法”,获首届基础教学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我国已进入深化改革的阶段,教育作为重要环节也已经重视起深化改革的问题,开始注重县市级教育系统的教师培训,在基层做试点,更有效地推动整体改革。“我国十几年的教育改革以考试为目的的传统培养学生的方法现在是行不通的,教育改革开始反思,以像河池这样的基层为试点,以打牢学生基础为主进行改革。”中国写作学会秘书长兼常务副会长、《写作》杂志主编、武汉大学教授丘飞廉说。
“河池作文教学改革要创流派,创特点!”吴立岗也说,河池要结合自身特点,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一套写作教学系统,扩大影响力。
“经过这样的学习交流,为我今后的教学确定了新的方向。”会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中心小学老师黄娜开心地说,他们将不断从实践中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课程改革。
新闻推荐
环江讯
10月8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公安局思恩派出所大门刚刚打开,一老汉就兴冲冲地走进来,给该所送上锦旗,表达他对该所民警帮找回走失孙子的谢意。&nbs...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