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过去,办个许可证要往返县城几趟才办得下来,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办,方便多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一位韦姓餐饮店主说。近段,河池市境内的食品药品企业对河池市推行的食品药品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河池市积极探索食品药品政务服务的新路子,扎实推进市、县(市、区)、乡镇行政审批服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阳光审批”,方便了群众、服务了企业。
河池地处大石山区,食品药品企业点多、面广、线长,而且分散、布局不够均衡。企业和群众办一个证或咨询一些问题要往返几十公里,一些边远乡镇要来回200多公里,很不方便。为解决食品药品“办证难”问题,今年初,河池市出台了《河池市推行市、县、乡食品药品政务服务“一体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和措施。市一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对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进行清理,并对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划入的生产、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新职能对应的行政审批事项,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优化审批程序和权限,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同时,依托自治区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平台,把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的核发以及药品经营许可证变更等项目的受理、初审、现场核查、许可证送达共8个项目,下放到县(市、区)和乡镇政务服务“窗口”,确保食品药品企业和办事群众能在所在的县(市、区)或乡镇申请、办理。
网上审批工作公开、透明,有利于社会监督,又能降低行政成本,是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工作的关键。河池市要求年内所有的县(市、区)全部推行网上行政审批,并纳入年度县(市、区)业务工作量化指标考核。先后举办了3期市、县(市、区)、乡镇政务服务“窗口”人员业务培训班,共培训网上审批业务人员90多人。针对企业和办事群众没有形成网上申报意识、缺乏电子政务运用技能的问题,编印了《网上申报操作手册》等资料置放于各级政务服务窗口,把审批事项、申报环节、步骤等用通俗简单的语言文字告知企业和群众。同时,要求所有的政务服务“窗口”均配置专用电脑和工作人员,现场指导申请人做好申报工作。
政务服务“一体化”便民利企,简化了环节,改进了服务方式,降低了群众和企业办事成本,缩短了办事时间,达到了便民惠民、提高行政效能的目的。截至目前,全市已为企业和群众办理行政许可事项3500多件,实现了零差错、零超时;行政许可事项按时办结率100%,审批提速率85%以上,群众满意率100%;全市共办理网上审批业务1832件,名列全区第一。今年7月,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全区7个单位为“2015年全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行政审批改革创新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其中,河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个单位获此殊荣。
(陆庆学)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刘兰芬
通讯员
刘顺韬)今年以来,市国资委把产业扶贫作为***的主要手段,针对扶贫联系点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下荣...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