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讯
“我们要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7月13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核桃产业发展工作动员会上,县委书记黄平权如是说。该县为做好山文章,做强新产业,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和办法,全力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县发展核桃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的目标,以此加快贫困村屯农民的脱贫步伐。
罗城是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重点县,是典型的贫困大石山区,是石漠化治理重点区域,按照新阶段扶贫标准,该县尚有20.97万贫困人口,且大多集中于西部乡镇。到2020年,要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扶贫工作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因此,该县今年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核桃新兴产业上来,计划发展种植1万亩,主要分布在东门、四把、天河、怀群等乡镇,采取以点带面的办法全力推进。其中,核心发展区的每个乡镇要建成50亩以上的核桃示范点20个,积极发展区的乡镇要建成5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10个。
为抓出成效,该县制定了《核桃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机构,做到责任、资金、技术“三个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明确发展核桃产业是书记工程、一把手工程,
也是县直局长、乡镇书记、乡镇长的一项民心工程。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分层指导,分片包干,各负其责,把相关责任落实到单位、到干部。林业部门负责建立样板示范林,做好项目的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应苗木,统一技术培训;农业部门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种植;扶贫部门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大对贫困地区核桃产业的培植力度;科技部对核桃产业发展成果和应用给予重点支持;发展部门在政策扶持和项目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核桃新兴产业做强做大。同时,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在资金扶持上,采取国家投资引导、地方配套扶持、银行信用贷款、农户自筹、社会参与等办法,建立和完善产业发展投资保障机制,确保资金到位。同时,整合发改、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部门资金,吸引地方经济能人前来投资种植,提升产业化水平。另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调动广大林农积极性,调动他们在自留山、责任山、四旁(村旁、路旁、水旁、田地旁)地段发展种植,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发展格局。
在技术指导上,采取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指导,让广大农民朋友迅速掌握核桃种植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以农家课堂、林间现场课堂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主动邀请专家前来授课和技术指导,解决农民种植技术难题。另外,还在各个乡镇行政村培训一批农技员,让他们长期在基层一线指导农民科技种植,提高成活率和覆盖率。(特约记者
吴耀荣)
新闻推荐
本报讯
7月18日,市政协主席刘先明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调研。他指出,要立足大局,增强信心,充分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促进企业增量提质,推动经济发展。...
罗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